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作品评述

池州翠微亭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多年的尘土布满了军装,骑着马到翠微亭寻找美景。
好水好山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就已经催我速归了。

注释
①选自《宋诗选》。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朝爱国将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深厚感情,体现了马背赋诗的特点。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南齐山顶上。
②经年:常年。
③征衣:离家远行的人的衣服。这里指从军的衣服。
④特特:特地、专门。亦可解作马蹄声,二义皆通。
⑤寻芳:游春看花。
⑥翠微:指翠微亭。
⑦看不足:看不够。
⑧这句诗是说,在马蹄声的催促里,我踏着月色归去了。

池州翠微亭赏析

  “池州”,是宋代江南东路的一个州,州府设在当时的秋浦,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这里作者以州名代指州府名。“翠微亭”,在今安徽贵池南边的齐山上,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武宗会昌年间任池州刺史时建造的。

  这是一首记游诗,主要记述登临池州翠微亭观览胜景的心理状态和出游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出游的愉悦。起句“经年尘土满征衣”写长期紧张的军旅生活。诗人从军后,一直过着紧张的军事生活,特别是在抗金斗争中,为了保卫南宋残存的半壁河山,进而恢复中原,他披甲执锐,率领军队,冲锋陷阵,转战南北,长期奔波,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卫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诗的开头一句正是对这种紧张军旅生活的生动朴实的高度概括。“经年”,这里指很长时间以来。“征衣”,这里是指长期在外作战所穿的衣服。既然长年累月地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生活十分紧张,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悠闲地游览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愈是这样,愈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样,起笔一句就为下面内容的引出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看似与记游无关,而作用却在于突出、强调和反衬了这次出游的难得与可贵,故对句以“特特寻芳上翠微”接住。现在,诗人竟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到齐山观览,而且登上了著名诗人杜牧在这里建造的翠微亭,心里怎能不愉快、不兴奋呢?“特特”,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当特别、特地讲,起了强调、突出的作用,以承接首句意脉,一是指马蹄声,交待了这次出游是骑马去的,成为诗歌结尾一句的伏笔。“寻芳”,探赏美好的景色。“翠微”,是诗人到达的地方。这样,对句实际上写了出游的方式(骑马)和到达的地点(翠微亭),从而起到了点题、破题的作用。诗的开头两句,首句起笔突兀,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似与题目无关,而实为次句铺垫;次句陡转笔锋扣题,承接自然,成为首句的照应;两句相互配合,表现出作者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高度艺术腕力和高屋建瓴的雄伟气魄。两句形成了波澜和对比,从而突出了这次出游的欣喜。

  那么,这次出游究竟如何?诗人看到了些什么景色呢?“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诗的三四两句并没有象一般的记游诗那样,对看到的景色作具体细致的描述,而是着眼于主观感觉,用“好水好山”概括地写出了这次“寻芳”的感受,将秀丽的山水和优美的景色用最普通、最朴实、最通俗的“好”字来表达,既有主观的感受,又有高度的赞美。同时,又用“看不足”传达自己对“好水好山”的喜爱、依恋和欣赏。结尾一句则写了诗人为祖国壮丽的山河所陶醉,乐而忘返,直到夜幕降临,才在月光下骑马返回。“马蹄”,照应了上面的“特特”。“催”字则写出了马蹄声响使诗人从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情态,确切而传神。“月明归”,说明回返时间之晚,它同上句的“看不足”一起,充分写出了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无限热爱、无限留恋。岳飞之所以成为民族英雄,之所以为自己的国家英勇战斗,同他如此热恋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密不可分的。诗的结尾两句正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特有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通过记游,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限深厚的热爱之情。在艺术上运思巧妙,不落俗套,虽是记游,而不具体描述景物,重在抒写个人感受。其结构方式除以时间为序外,又把情感的变化作为全诗的线索,突出了这次出游登临的喜悦。语言通俗自然,明白如话。

作者介绍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高宗爲康王时至相,命爲承信郎。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爲主和派秦桧所忌,且金人亦以杀飞爲和议条件。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飞爲着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謚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遗着后人辑爲《岳武穆集》。《宋史》卷三六五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诗词推荐

贱贫百年愁,老大万事倦。起家来牧民,窃语笑丞掾。拘挛拙徵科,俭陋省游宴;不思返江湖,乃尔辱畿甸。斯言中吾病,有腼在其面。行当自劾去,暂寓等邮传。十月夜正长,岁事到冰霰;膏油幸可具,更尽书一卷。

古诗

我家还分有园池,正愿春迟春又归。风扫花枝犹隐约,日烘云影渐熹微。客来但欲拼同醉,事往何须叹昨非。自念生平鱼鸟性,又思川泳与云飞。

古诗

人情处约久斯渝,子把膏腴气羽除。肯向缣缃迂事业,要寻屋漏实工夫。

古诗

行行采芝复采芝,相期万世同一时。可怜群动相啖食,利害悱然争朵颐。

古诗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谪谴甘自守,滞留愧难任。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古诗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月兔在中天,曾何竞窥秽。姮娥虽夜行,莫比淫奔废。呶呶篱下音,胡不钤其喙。

古诗

紫芽红甲爆春枝,幽步寻芳款款移。蜂未出房寒尚在,梅花开遍不曾知。

古诗

霜风吹帽江村路,小蹇迢迢委辔行。忽到云山幽绝处,穿林啼鸟不知名。

古诗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古诗

日淡风轻养物华,老天将此付诗家。人情巧似营巢燕,春意忙於赴壑蛇。寂寞兰亭空有感,凄凉金谷竟谁夸。绝怜狂甚樊川杜,枉杀吟情豆蔻花。

古诗

秋来无日不登临,独喜今宵月满襟。仰面青天思把酒,寄情古调欲携琴。凉风舞袂身将举,白露沾衣夜向深。要看一台清影满,尽教移转碧梧阴。

古诗

入眼风光似世情,金裳玉质转分明。额黄十二谁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琼。

古诗

清贫如水尽无妨,只愿伊周立庙堂。扶起太平千载脉,且随农父乐耕桑。

古诗

蜀国名鞭见惠稀,驽骀从此长光辉。独根拥肿来云岫,紫陌提携在绣衣。几度拂花香里过,也曾敲镫月中归。莫言三尺长无用,百万军中要指挥。

古诗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古诗

松盖环清韵,秋风倚杖前。栖毫思确论,击竹自忻然。高鸟翔云外,孤亭恰水边。幽居经宿雨,无处不潺湲。

古诗

褐绫袍厚暖,卧盖行坐披。紫毡履宽稳,蹇步颇相宜。足适已忘履,身适已忘衣。况我心又适,兼忘是与非。三适今为一,怡怡复熙熙。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此固不可说,为君强言之。

古诗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古诗

春来饶梦慵朝起,不看千官拥御楼。却著闲行是忙事,数人同傍曲江头。

古诗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余粮。荞花漫漫浑如雪,荳荚离离未著霜。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醉看四海何曾窄,且复相扶醉夕阳。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