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别武昌)

临丹壑。
凭高阁。
闲吹玉笛招黄鹤。
空江暮。
重回顾。
一洲烟草,满川云树。
住住住。
江风作。
波涛恶。
汀兰寂寞岸花落。
长亭路。
尘如雾。
青山虽好,朱颜难驻。
去去去。

作品评述

《钗头凤(别武昌)》是宋代文学家秦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钗头凤(别武昌)》

临丹壑,凭高阁。闲吹玉笛招黄鹤。
空江暮,重回顾。一洲烟草,满川云树。
住住住,江风作。波涛恶,汀兰寂寞岸花落。
长亭路,尘如雾。青山虽好,朱颜难驻。
去去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秦观离开武昌的情景。他站在高楼上,眺望着丹壑和空旷的江景。他吹起玉笛,意欲召唤黄鹤,却只有空江和夕阳的映照。他回望着满目的烟草和云树,感叹着时光的流逝。江风吹动,波涛汹涌,汀兰孤寂,岸上的花儿凋谢。离别的长亭路上,尘土弥漫,看似雾霭笼罩。尽管青山依旧美丽,但年轻的容颜却无法停留。最后,他用"去去去"三个字表现了离开的决心和坚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离别的情感和时光的流转。通过描绘武昌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着丹壑和空江,用"临丹壑,凭高阁"来描绘自己的位置,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的情怀。接着,他吹起玉笛,希望能召唤黄鹤,但只有空旷的江面和夕阳的映照,形成了一种空灵的画面。

然后,诗人回望满目的烟草和云树,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一洲烟草,满川云树"这句描写,以景物烟草和云树来象征时光的流转,表现出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挽回。

接下来,诗人用"住住住"来形容江风的作用,泛指岁月流转、时光不停。"波涛恶,汀兰寂寞岸花落"这句描写,以江风、波涛、汀兰和花儿来表现世事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凉。

在离别的长亭路上,尘土弥漫,仿佛雾霭笼罩,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景象。青山依旧美好,但是朱颜(年轻的容颜)却难以停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珍惜。

最后,诗人用"去去去"三个字,表达了他离开的决心和坚定。这三个字简洁有力,突出了离别的主题,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坦然和接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秦观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清新细腻,情感真挚动人,反映了秦观细腻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词所表达的离别主题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普遍的感受和共鸣,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推荐

同门才藻说时流,吟卷江南放出头。别有一身兼二仲,老吾谈艺欲尊周。

宋词

胸怀几云梦,形骸一槁木。虽客长安城,未始忘退缩。古来豪杰士,强半死空谷。耐事勿动心,贫贱岂汝独?

宋词

功要圆。行要圆。修炼身中子母圆。何愁性不圆。喜团圆。十分圆。云水风邀月正圆。无分昼夜圆。

宋词

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竭心安宋代,决策斩苏嚣。猛将亲经选,高材近莫伦。六钧来有力,一骑去无尘。塞静良弓隐,时明枉事伸。迁车行地远,归诏及春新。恃隐猺奴蠢,招亡鼠技贫。众情欢杀贼,国本在安民。功过今方便,忠诚正可陈。能言学李固,兹日顾亡身。

宋词

旧已元枢幕,今犹大将牙。恩威伸六诏,封域总三巴。早晚看鸣佩,轩翔入判花。不妨乘驷马,上冢一还家。

宋词

侵晓同穿紫翠寒,轻云随步去仍还。谁言滨海无多地,着得擎天有底山。空阔望中愁目短,险巇历尽觉心顽。石田樵汲真堪絬,岂惜疏茅结一间。

宋词

晓渚风移书舫轻,秋原日射绣衣明。自摧玉尘看山色,尽屏繁统听水声。季子高风乔木古,春申往事暮潮平。塔钤自语无人会,饮散江空霁月生。

宋词

骥伏盐车饥不行,疲牛与尔饱平生。子荆自是佳公子,亦向人前作汝声。

宋词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宋词

养尔逢多难,常忧学已迟。辟疆为上相,何必待从师。

宋词

睡足高檐春日斜,碾声初破小龙茶。楼边绿树飞红尽,春色墙阴老荠花。

宋词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宋词

上帝征贤相紫宸,赋楼何足屈君身。仙才天上原来少,故取凡间学道人。

宋词

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宋词

得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先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蜀中太守无不画

宋词

毛仙翁,毛仙翁,容貌常如二八童。几岁头梳云鬓绿,无时面带桃花红。眼前人世阅沧海,肘后药成辞月宫。方口秀眉编贝齿,了然炅炅双瞳子。芝椿禀气本坚强,龟鹤计年应不死。四海五山长独游,矜贫傲富欺王侯。灵通指下砖甓化,瑞气炉中金玉流。定是烟霞列仙侣,暂来尘俗救危苦。

宋词

黛拂双粉衬毫,翅烘晴日伴相遭。戏勾穉子从花远,恐惹游丝莫斩高。栩栩倏来仍易散,深深交舞为谁劳。吴王花草腾王笔,千载风流敌楚骚。

宋词

忆昔骑羊弄玉年,曳娘衣怏绕娘肩。当时语笑浑闲事,向后思量尽可怜。石竹怯寒秋已瘦,琼花依月晚尤妍。忍教怅望重帘外,不报监门不敢前。

宋词

毛发肌肤总道充,面前无处不相逢。为何南北多岐士,动隔江山千万重。

宋词

汲汲陷有为,昏昏堕无记。湛然古井水,心在独无意。读书非求解,食粟姑自遂。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税。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