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李祖申赏莲会

亭亭绿盖密回塘,缥缈青娥丽素粧。
雪覆千年巢曳尾,风翻一曲舞霓裳。
小槽酒滴随悭雨,北海樽空类亢阳。
何事却妨彭泽醉,几时聊发次公狂。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莲花盛会,李祖申被催促前来赏花。莲叶亭亭,覆盖密集的回塘;莲花青娥,缥缈美丽的娥眉。巢穴覆盖了千年的雪,尾巴拖曳着。风吹起一曲霓裳舞。小酒杯中的酒滴,随着雨淋漓流淌,北海的酒壶却是空空如也。有什么能阻挡彭泽的醉意呢?何时才能够像次公一样狂放呢?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莲花赏花会,李祖申被邀请前来。莲花覆盖了回塘,美丽的娥眉也在其中。诗人将莲花比喻为青娥,是一个非常有意境的比喻。巢穴覆盖了千年的雪,表现了时间的悠久。风吹起了一曲霓裳舞,表现出欢快的气氛。小酒杯中的酒滴,随着雨淋漓流淌,北海的酒壶却是空空如也,表现出杯中物尽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狂放的心境,希望像次公一样豁达。

赏析:这首诗以莲花为中心,通过莲花的描写来表现出整个赏花会的氛围。诗人采用了非常有意境的比喻手法,将莲花比作青娥,表现出了莲花的美丽和优雅。巢穴覆盖了千年的雪,表现出时间的悠久和历史的厚重感。整首诗情感温和,表达了诗人想要狂放的心境,也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章贡三年两到休,况今又落最南州。思归梅岭不相梦,惜别葛溪犹涨愁。子为坐穷知理道,吾从遭病忆交游。明年肯为槐花花,来看海濒天尽头。

风叶静千林,归根深复深。江山皆本色,天地见初心。苓少和冰斸,梅残带雪吟。人间正彫落,春在二阳临。

十年梦相识,一觏俄远别。征驾在我傍,草草意难说。君居洞庭日,诗句满魏阙。如何万里来,青桂看人折。行装不及备,西去偶然诀。孟夏出都门,红尘客衣热。荒城见羊马,野馆具薇蕨。边境渐无虞,旅宿常待月。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壮志安可留,槐花樽前发。

白云影里话三生,起坐相从夜共行。谊与云天高也薄,道於泰华重邪轻。酒非贪饮惟知己,诗不求工贵适情。但使忘年成莫逆,何须肉袒负渠荆。

玉箫惊报同云重。仍怪金瓶冻。清明将近雪花翻。不道海棠消瘦、柳丝寒。王孙沈醉狨毡幕。谁怕罗衣薄。烛灯香雾两厌厌。仿佛有人愁损、上眉尖。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

不是风标六岁除,閒中应是乐琴书。逢辰自合膺殊选,遁世何妨且隐居。已爱新诗如沈谢,更听高论似严徐。时来会有腾骧日,未许傍人笑问疏。

夜来雨声倒百川,老农起坐不敢眠。曰疑涨潦卷屋去,又恐涌水兴床前。旦视山川一泥泞,流沛千顷新秧田。虾蟆相呼动百千,不念两股充庖煎。

兴废明知数有天,臣心感激义当然。孔明尚欲西都蜀,王蠋宁甘北面燕。凤鹤不灵凄落日,蛟龙已逝冷长川。丈夫一为网常死,表表人间万古传。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行历茶冈到药园,却从钓濑入樵村。半衰半健意萧散,不雨不晴天晏温。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参差灯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门。

江风飞雨上雕栏,庭树萧萧影自閒。向晚微云遮不尽,好山浑在有无间。

客窗连日雨,晨发趁晴光。秃鬓去秋老,倦心愁路长。终须山坐静,有感水流忙。更有难言处,乾坤事渺茫。

红裙族雕筵,一醉当鲸吸。使君若问余,为道贫彻骨。

咄咄真成了事痴,功名何在鬓霜垂。清谈安得如夷甫,佳句无劳发恺之。山色倚江秋更好,烟光连市晚偏宜。田园底许归能决,且撷黄花付酒卮。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正色趋文石,危言竦列绅。直前香案晓,批敕琐闱春。天要明堂术,人间匠石斤。汲公宁妄发,轩冕付平津。

畴昔从君处,玄都太古坛。月高旛影直,霜重佩声寒。鹤驾三山近,壼天万里宽。相逢初未省,但认切云冠。

亲命悬医手,敢将亲命轻。为舆不辞往,重母故身迎。

芥辛酒苦却多情,田舍翁成妩媚名。屋角风号天欲雪,胸中浩浩正春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