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何邕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作品评述

赠别何邕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别何邕

生死是论交情的试金石,怎样才能见到一个情友?
为了怀念你,我跟随着燕雀,飘泊在这浮薄的官场尘世。
绵谷倒是通往汉朝的,但沱江并不属于秦国。
五陵的花朵填满了我的眼睛,用来带去故乡的问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朋友何邕的一首送别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诗的开头,“生死是论交情的试金石”意味着只有经历生死考验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己。然而,诗人却找不到一个能与他分享忧愁的朋友。他感叹自己作为一个官员的生活,流浪于浮躁的官场之中,无法寻得真正的友谊。

接下来的两句:“绵谷倒是通往汉朝的,但沱江并不属于秦国。”表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绵谷是杜甫的故乡成都的别称,他渴望回到家乡,享受宁静的生活。沱江是属于蜀国的,而杜甫则置身于秦国,不能回到家乡。

最后两句“五陵的花朵填满了我的眼睛,用来带去故乡的问候。”则是诗人的自述和告别。他看到了随处盛开的美丽花朵,心中想念着故乡的亲友,将他的心意和问候借此传达给了故乡。

整首诗给人一种忧郁和寂寞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在宦海中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运用简练而含蓄,表达了对情感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征车何轧轧,南北极天涯。孤枕易为客,远书难到家。乡连云外树,城闭月中花。犹有扁舟思,前年别若耶。

萧萧垂白发,默默讵知情。独放寒林烧,多寻虎迹行。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

弊庐虽陋甚,鄙性颇所宜。欹倾十许间,草覆实半之。碓声隔柴门,绩火出枳篱。缚木为彘牢,附垣作鸡埘。黄犊放林莽,苍鹅戏陂池。佣耕食于我,客主同爨炊,瓦盎设大杓,葅苋羹园葵,一饱荷锄出,作劳非所辞。上以奉租赋,下以及我私。有钱既沽酒,阡陌恣游嬉。亦有扶持者,婢跣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帝惜人才几手培,诛鉏盗权媒。更怜孙息追仇误,忍死龙荒首不回。

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鲍到咸阳。地后山灵思报德,故教蒙毅去輼輬。

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坐久忽疑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

宦途憔悴雪生头,家计相牵未得休。红蓼白蘋消息断,旧溪烟月负渔舟。

天然岩壑怪,官况此中閒。台阁人烟上,阑干树影间。引泉归月沼,分菊上秋山,咫尺神仙洞,听笙忘却还。

我捧江西檄,公乘使者车。飞腾今已去,留落又何如。谁敢怀离阔,惟思读诏除。九州期大庇,宁独爱吾庐。

少年不解客中愁,砌下寻来斗过秋。今夜雨窗听不得,声声浑欲白人头。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勃律天西采玉河,坚昆碧碗最来多。旧随汉使千堆宝,少答胡王万匹罗。

绨袍谁念故人寒,转从萧然老伯莺。幸景云山无屋龙,始知天地出门宽。残雪五更侵几白,一灯深夜照书红。他年共赴长安石,正恐诸儒欲诮通。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礼文备矣,肃肃无哗。金石谐节,圭壁光华。粢以告礼,本以告嘉。锡兹福祉,以泽幽遐。

一声空杳分千响,万里荒凉月正明。共说江南旧来处,还思沙漠远行程。如哀如怨知何事,相应相呼出有情。惊起芦花不成梦,江城应是报严更。

百二山河重镇雄,金城环绕宛如龙。南楼势插金冥表,东井光连紫极中。书演九畴宣帝范,诗歌二雅正皇风。儒臣进讲思陈戒,敢学扬雄赋汉宫。

古塔荒台出禁墙,磬声初尽漏声长。云生紫殿幡花湿,月照青山松柏香。禅室夜闻风过竹,奠筵朝启露沾裳。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壮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贤路此时难。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沙市放船寒月日,渚宫留御古苔斑。知公未厌还随诏,归看功名重太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