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题竹寄曾东铭先生》
拼音和注音
xiāng lǐ xiāng wéi wǔ shí nián , xǐ wén guī yǐn dé yōu p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归隐:(书)(动)回家隐居(多指不再做官):~田园|~林泉。
乡里:1.家乡。2.同乡的人。3.妻子。
相违:互相避开。彼此违背。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乡里相违五十年,喜闻归隐得幽偏。
一枝遥寄琅玕竹,为爱风流向阮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