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采石题太白祠(其四)》
拼音和注音
yān shuǐ cāng máng tóu fù dì , shuāng lín jì lì lǐ hún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苍茫:(形)空旷;迷茫;没有边际:暮色~。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乐府篇篇是楚辞,湘累之后汝为师。
鸟栖岂写亡吴怨,猿啸惟传幸蜀悲。
烟水苍茫投赋地,霜林寂历礼魂时。
重华一别无消息,终古龙鱼恨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