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食

方塘波绿杜蘅青,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

作品评述

《山中寒食》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的寒食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方塘波绿、杜蘅青,描绘了山中清幽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布谷提壶已足听,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听到了布谷鸟的歌声,使得整个山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品尝寒食,享受山中的宁静和幽静。据梧慵复散幽经,诗人懒散地靠在梧桐树下,散读幽深的经书,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的融入与沉浸。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山中寒食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山中的寒食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宁静、美好和思考的力量。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方塘波绿杜蘅青,
布谷提壶已足听。
有客新尝寒具罢,
据梧慵复散幽经。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集中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山中的寒食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山谷的宁静和生机。诗中的布谷鸟歌声和梧桐树下的懒散读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山中寒食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外,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寒食景色,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的悠闲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与沉浸,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山中寒食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山中的寒食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宁静、美好和思考的力量。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诗词推荐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折得瑶华付与谁?人间铅粉弄妆迟。直须远寄骖鸾客,鬓脚飘飘可一枝。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唐虞治巍巍,洙泗道益明。岂知秦汉後,佛老起纵横。诗书虽仅存,韶頀无遗声。书生幸有闻,未死犹力行。

古瓷大碗今无有,特地凶年洗出来。满著十分牛乳粥,客思吃尽鬼神猜。

才短宫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远。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忧绝尘间。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纵枯槁,松桧奈得霜寒。

地生落南州,分与岷峨疎。朅来荆江上,所忻近乡闾。吾乡多隽豪,杂遝来舟车。时从说情话,颇觉中怀舒。中间识胡公,粹美真璠玙。心远气自静,话简意有余。向来有推毂,入校中秘书。名场万夫立,人亟我则徐。拳拳抱忠爱,百虑才一摅。白云已在望,思亲惜居诸。乞州枌榆边,政以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紫曲迷香,绿窗梦月。芳心如对春风说。蛮笺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庾信书愁,江淹赋别。桃花红雨梨花雪。周郎先自足风流,何须更拟秦箫咽。

乳酒初颁菊正黄。去年高宴近清光。朝回犹带御炉香。暂向花封陪客醉,已闻芝检促归装。昌黎宁许到潮阳。

拜玉亭前闲送客,此时孤恨感离乡。寻思往岁绝缨事,肯向朱门泣夜长。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鉏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隆。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蒿。

厥父元非道郡奴,允光何事太侏儒。可中与个皮裈著,擎得天王左脚无。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乌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经营一室面清波,不是儒衣不见过。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分甘书史窝中老,兴在江湖醉后歌。门外今年桐又长,不知堪系我船麽。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九月过鸣雁,斜阳上废台。兵车千载会,桑柘万畴开。代谢随秋草,草灵化死灰。我来空咏古,寒鸟有余哀。

恋阙未毁车,还山只结庐。暂中千日酒,迟上万年书。野树鸣干叶,晴潭响暗鱼。别君何所望,占气斗牛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