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唐庚的《春日杂兴七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chūn yī chū zuò wǔ yú guī , shǒu zhǎn wéi biān zhòu qǐn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舞雩:舞雩wǔyú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春衣:春季穿的衣服。
昼寝:白昼寝寐;午睡。
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原诗
春衣初作舞雩归,手展韦编昼寝稀。
解使芳阴快幽意,飞红零落绕窗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