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郑参议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作品评述

《挽郑参议》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同榜飞腾尽,君初拜小侯。
地寒推易去,天远借难留。
新垅家山畔,生祠岭海头。
历官如杜老,白首止参谋。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郑参议的挽词。郑参议是刘克庄的朋友,他们曾一起参加科举考试,但郑参议在进士榜上的名次比刘克庄高,因此他成为小侯,而刘克庄则在郑参议成功后才开始拜官。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郑参议的离去的感慨和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友情和人生的无常。首先,诗人感叹两人在科举考试中的经历,他们曾一同奋斗,但现在郑参议已经功成名就,飞黄腾达,而刘克庄则刚刚开始拜官,同榜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他说地方寒冷,推动着离别,天空遥远,借难以相聚。这里地寒和天远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无奈和距离感。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郑参议新官上任后的情景。他说郑参议在新垅家山畔建起了自己的宅邸,生祠则建在岭海之头。这里的新垅家山和岭海,象征着郑参议在远方的新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他离开了诗人身边。

最后,诗人以杜老和白首止参谋来对比自己和郑参议的命运。杜老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杜甫,他一生历经官场的坎坷,最后白发苍苍,只能停止做参谋的工作。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官场中杜老一样历经风雨,但最终能够安享晚年。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友情、离别和人生的变迁。它描绘了两位友人在科举考试中的经历,友人成功后的离去,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的无奈和变迁。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上党争为天下脊,邯郸四十万秦坑。狂童何者欲专地,圣主无私岂玩兵。玄象森罗摇北落,诗人章句咏东征。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羽林东下雷霆怒,楚甲南来组练明。即墨龙文光照曜,常山蛇阵势纵横。落雕都尉万人敌,黑槊将军一鸟轻。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廓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着山岩里。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幙。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释屩云移树,批崖水暗桥。殷勤劝耕鸟,劳苦趁虚樵。晨起人忘惫,泥行马不骄。哦诗殊有味,造谒未妨遥。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膻臊日已炽,疑畏谁敢懈。近者勇丈夫,发揭窟乃坏。始时惊其狂,今尽喜其快。尨茸毛尚存,独使尾徒大。庙貌更一新,愿以邪为戒。

岸拖秋草绿。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

羽客北山寻,草堂松径深。养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洞户逢双履,寥天有一琴。更登玄圃上,仍种杏成林。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

秋阳沈山西,委照藩落下。雾连云气平,蒙蒙翳中野。空村晚无人,一二小蜗舍。老翁止客宿,乔木縻我马。松炉依稀烟,槁竹照清夜。幽泉抱除鸣,生涯渺潇洒。翁家炊黄粱,杀鸡延食罢。问余所从谁,庸讵学丘也。投身解世纷,耻问老农稼。予生久邅回,百累未一谢。斑斑吾亲发,弟妹

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河一钓船。瓜蔓水平芳草岸,鱼鳞云亲夕阳天。出从父老观秧马,归伴儿童放纸鸢。君看此翁闲适处,不应便谓世无仙。

一点不杂桃李春,一水隔断车马尘。恨不月中香露湿乌巾。

春半曾无决定晴,今朝初上九天明。槛花莞尔窥人意,林鸟嘤然求友声。

形睡神非睡,心閒身亦閒。是非都不管,高卧华州山。

太古安知虙与尧,茹毛饮血自消摇。不须追咎为书契,初结绳时俗已浇。

江南形胜地,列坐肆遐观。气象天围大,溪山眼界宽。远风来绿野,返照上朱栏。更待秋澄澈,重寻落帽欢。

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白日。

昔日濂溪倅此州,施为洒落岂常俦。今承遗躅百余载,又得当朝一隽流。诏世典刑应未泯,在民德化岂无求。发挥旧事重增焕,好与邦人作胜谋。

槐影参差覆杏坛,儒门子弟尽高官。却教酒户重修庙,觅我惭惶也不难。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禅徒著眼看。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栏干。

明月生海心,凉风起天末。物象自呈露,襟怀骤披豁。悟尽周孔道,解开仁义结。礼法本防奸,岂为吾曹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