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紫逻洞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廓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着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幙。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作品评述

《游紫逻洞》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不愿封万户侯,
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
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
竹饱千霜节如此。
廓庙之具千金躯,
底事便着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
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
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
从渠遮山用翠幙。
若问此间奇绝处,
但道胸中有丘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陈与义对官职封赏的不屑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他表示自己不愿意被封为万户侯,而愿意去紫逻游玩。郓州的溪堂和虢州的洞穴,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表达它们的诗歌留存下来。水近山流清澈见底,竹子饱含千霜,这样的景象令人赞叹。庙宇的珍宝千金躯体,却只能在山岩的洞穴中得以保存。蒲鞭挂在壁上,毫无作用,环佩的声音在朝晡时分响起。祝融神也无法到达深林之中,来到五月却怀念貂狐。追求虚华的大夫无法体会这种乐趣,只能用翠绿的幕帘遮掩山川之美。如果问这里有什么奇绝之处,只能说是心中有丘壑。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与义独特的审美观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他对官位和封赏不感兴趣,相反,他向往自然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他描述了清澈见底的水流和满载霜露的竹子,以及山中的洞穴和庙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他表达了对官僚体制和功利主义的嫌弃,认为真正的美和价值在于内心的丘壑,而不是外在的荣誉和财富。他用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来描绘自然之美,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冷漠和批判也隐含其中。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之美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自然的寄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昔躔初度本除灾,何意重逢作病媒。久住灵游今日过,历翁欢喜劝椒杯。

山麓旧耕迷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清涵广陌能成雨,冷浸平湖别有天。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

风雨摧残桃李枝,东园无树不离披。海棠过後残花在,恰似上春初发时。

善端谁独无,所化有兰鲍。时容拜床下,孺子似可教。山种顿修阻,心折东去棹。徘徊堤柳春,帆腹风欲饱。

须知秋日胜春朝,一鹤凌空振羽毛。满轴文章慰衰闰,十年灯火困英豪。良医先为肱三折,合负终看钓六鳌。郑老襟期幸同调,新诗时与寄亭皋。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颜色空。

烦君更上筑金台,世难民劳藉俊才。自有声名驰羽檄,不妨谈笑奉尊罍。元规楼迥清风满,匡俗山春画障开。莫忘故人离别恨,海潮回处寄书来。

驿后新篱接短墙,枯荷衰柳小池塘。倦游对此忘行路,徙倚轩窗看夕阳。

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

淳熙戊戌冬十月,恰似东风三月诗。冰霜不变沍寒色,溪壑次第回春姿。花情柳意已无耐,红英粉艳争纷披。道傍牛喘不复问,欲了公事真痴儿。

镂花雕叶百般新,巧手分明遂夺真。自是深闺无定鉴,金钱输与弄虚人。

佛寺兴已尽,隐庐来不赊。隤基濒野水,瘦竹隐疏花。试挽添丁问,云过叔度家。清谈固难觅,渴肺颇思茶。

内贵何妨知我希。芳荪纽佩石兰衣。不教尘外专云壑,准向人间驾使_。忧国梦,绕端闱。静言思奋不能飞。时因风雨思畴昔,叹两苏公盍不归。

六年不获面虞皇,重对彤墀昼漏长。玉色粹温天一笑,归来满袖有浓香。

_玉偎香倚翠屏。当年常唤在凝春。岂知云雨散逡巡。不止恨伊唯准拟,也先伤我太因循。而今头过总休论。

只履归何处,怀师泪满襟。浮云生灭性,明月去来心。阅世真如梦,安禅不废吟。留衣分法侣,写偈别朋簪。雨藓侵行迹,风泉想梵音。一灯寒竹暝,双树落花深。塔闭虫粘户,巢空鹤避林。历峰山下路,从此罢登临。

雪艳烟轻又要春色来到芳尊。却忆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一番幽思谁论。但永夜、空迷梦魂。绕遍江南,缭墙深苑,水郭山村。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楚塞残星几点,关山明月三年。长亭犹有竹如椽,可惜中郎不见。折柳新愁未歇,落梅旧梦谁圆。何人吹向内门前。一片鹧鸪清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