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鸳湖饮朱子暇夜归与云娃惜别

寻得伊人在水湄,移舟同载复同移。
心随湖草闲偏乱,愁似横波远不知。
病起尚怜妆黛浅,情来颇觉笑颜迟。
一樽且就新知乐,莫道明朝有别离。

作品评述

《六月鸳湖饮朱子暇夜归与云娃惜别》是明代程嘉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六月的鸳湖边,我寻得了心仪的姑娘,我们一同乘舟离去,又一同回到原地。我的心情像湖草一样轻松自在,但愁苦却像涟漪一样遥远而难以捉摸。即便我生病起来,她依然轻施脂粉,娇柔的情意迟迟才笑露。现在我们一同分享着欢乐,不要说明天即将别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情景,主人公在六月的鸳湖之滨遇见了心仪的女子,两人共同乘舟游湖,度过了欢乐的时光。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湖草随风摇曳的环境中的轻松与愉悦,但内心中的忧愁却像远处泛起的涟漪一样难以捉摸。尽管自己生病了,女子依然化妆打扮得精致,但她的情意却显得有些迟迟不肯展露。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与女子一起享受眼前的快乐,而不去考虑明天的离别。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夜的湖泊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心仪女子的相遇与别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未来离别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通过湖草、涟漪和笑颜等意象,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突出了内心的愉悦与忧愁。诗中的女子化妆打扮的细节,展示了她的温柔和关怀,也凸显了诗人对她的倾慕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温婉,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不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夏夜湖畔的浪漫世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忧伤。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情思绪,展示了明代诗人程嘉燧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诗词推荐

一别高人世事多,归山歧路转蹉跎。定知上药延衰齿,每忆玄谈养太和。任道人生如梦寐,也从时态起风波。锦囊真籙遥相许,只待飙轮更一遍。

黄金弄色轻于粉。濯濯春条如水嫩。为缘力薄未禁风,不奈多娇长似困。腰柔乍怯人相近。眉小未知春有恨。劝君著意惜芳菲,莫待行人攀折尽。

饮阑钟虡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舞衣叠翡翠,海月挂珊瑚。香满流苏幄,相迎问醉无。

春融水暖百花开,独棹扁舟过钓台。鸥与鹭,莫相猜,不是逃名不肯来。

春风湖上别,携手欲何之。细问重来日,那曾有定期。舟行江路水,锡挂海峰迟。若有东南使,相逢即寄诗。

长房化去已千年,鬼魅纷纷不畏天。老鳖若来为太守,何人杀向葛陂边。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张公吃酒李公醉。伸脚打睡有来由,才放醒醒成忌讳。非不非,是不是。遇贵即贱,遇贱即贵。狸奴白牯念摩诃,祖师不会西来意。

萧条登古台,回首黄金屋。落叶不归林,高陵永为谷。妆容徒自丽,舞态阅谁目。惆怅繐帷空,歌声苦于哭。

额间拂杀御袍黄,衣上偷将月秭香。待倩春风作媒却,西湖嫁与水仙王。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遥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阳,殊不知老;赤松王乔,亦云得道。得之未闻,庶以寿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长

相逢华发两星星,旧事邯郸一梦惊。舌底雌黄谙世味,眼中青白见交情。馀杯更觅论文具,好树休啼唤客声。后夜扁舟苕霅路,增输寒月一溪横。

帘深深香雾重,四照朱颜,银烛光浮动。一霎新欢千万种,人间今夜浑如梦。小语灯前和目送,密意芳心,不放罗帏空。看取博山闲袅凤,濛濛一气双烟共。

锦袍绣帽跃金鞍。卷旗幡。整师还。轻骑穷追,湘尾鼓声寒。千里尘清高会处,张翠幕,万人看。藕丝衫袖捧雕盘。玉颓山。夜将阑。幸遇休兵,且尽玉壶宽。未用汉军频出塞,徒生事,斩楼兰。

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於今只自安。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曾瞒张茂先,亦诳关尹喜。嗟余双眼白,任汝半空紫。

厌郎思出守,遂领汉东军。望月逢殷浩,缘江送范云。城闲烟草遍,浦迥雪林分。谁伴楼中宿,吟诗估客闻。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殷勤驿楼柱,小草记曾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