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居五咏其五移竹

前年买南,园本为一亩竹。
稍去千百竿,欲广西南屋。
本心初不尔,百口居未足。
黾勉斤斧余,惭愧琅玕绿。
东园有余地,补种何年复。
凛凛岁寒姿,余木非此族。

作品评述

《闭居五咏其五移竹》是苏辙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年买下南园,原本只有一亩竹。
稍稍砍去千百竿,想要扩建南屋。
最初并非如此打算,百口之家仍然不够。
我努力斧凿剩余的竹,感到惭愧琅玕绿色。
东园还有一块空地,何年才能重新种植补足。
严寒的岁月中矗立着,我种植的竹木并非同类。

诗意:
诗词以苏辙闭门居住的南园为背景,描述了他移植竹子的经历和心情。苏辙原本买下了一个只有一亩竹的园地,为了扩建房屋,他砍去了许多竹子。然而,他发现家中口多人众,原有的竹子还不够使用。于是他努力剩余的竹子,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对绿色的竹子产生了愧疚之情。诗的最后,他希望能够重新种植竹子,补足空地。虽然岁月寒冷,但他种植的竹子与其他的竹木不同,显得更加凛冽独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辙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感受。他通过移植竹子来改造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家庭需要的责任感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诗中的"琅玕绿"形容竹子的颜色,凸显了苏辙对美的追求和对自己努力不够满意的自责之情。最后两句"凛凛岁寒姿,余木非此族"则表达了他种植的竹子与众不同,展示了他在诗词创作中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苏辙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绘自己的努力和对竹子的热爱,他表达了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对自己不足之处的自省。这首诗词融合了生活体验和审美情趣,展示了苏辙的才华和对诗词艺术的独到理解。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惆怅云陵事不回,万金重更筑仙台。莫言天上无消息,犹是夫人作鸟来。

脍鲈元不动乡思,拂袖西风已见几。江上如今来往客,但言鲈脍不言归。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数点如萤走络绎,影趁流波泻金液。一声欸乃明灭间,邻鸡又报东方白。

春有儿孙夏有朋,月中寒影雨中声。腊晴销尽一园雪,为底林间雪不晴。

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紫髯将军不复见,空余岩桂绿婆娑。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玉辇何年去不回,霸图千古总成灰。秋深兔穴依寒陇,岁久鱼灯暗夜台。故国关河瓯越在,遗民蘋藻鼎湖哀。莲花峰下黄昏月,犹见三郎白马来。

著雨扬花困舞绵,暖风扬作晚晴天。一场春色归何处,芳草斜阳淡淡烟。

清江倒浸云峰巧。采菱渡口轻舟小。水面晚风香。蒹葭摇暖凉。潇湘人渐老。玉佩惊秋早。鸥鸟惯忘机。背人何处飞。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

半亩园林数尺堂,凡花疏竹小池塘。平泉绿野休相笑,事业功名合自量。

昔年老子恨婆娑,未付其如印传何。吴苑关心春日少,湘江回首暮云多。可无司马亲封钥,自是将军老枕戈。我亦新来了官事,正输一舸弄烟波。

兀兀地思量,无可得思量。无可思量处,直个好思量。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

雨麦浑漫垄,风梅已退妆。高鸿望燕塞,飞疾不成行。

家家门外与墙头,叠足排肩看我游。出郭不应只独乐,劳农端欲与同忧。偶逢佳处宁空过,纵迫归时亦暂留。惭愧高轩远相过,聊持杯酒当茶瓯。

老病偏多感,宵长昼亦长。衣冠方谢暑,枕席已惊凉。往事镌心在,新知过眼忘。篱边旧栽菊,岁晚为谁黄。

寄隐湖头知几年,聊城一箭自家传。更须结组随鸳鹭,暂舍衔杯乐圣贤。鹤到九霄方展翅,骥行万里可加鞭,隔江阻预金钱会,梦到君家社瓮边。

茅屋三间临水路。棐几明窗,待把虫鱼注。我已忘机狎鸥鹭。溪山买得幽深处。小雨招君连夜语。野服纶巾,胜日寻君去。借问良田千万亩。何如乐取林泉趣。

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时时候。奉板舆行乐,使星随后。人间稀有。出郭寻仙,绣衣春昼。马上列、两行红袖。对韶华一笑,劝国夫人酒。百千长寿。

歙浦钱塘一水通。闲云如幕碧重重。吴山应在碧云东。无力海棠风淡荡,半眠官柳葱茏。眼前春色为谁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