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年七夕五绝

汉殿初呈楚舞时,月台风榭镇相随。
如何牛女佳期夕,又待銮舆百子池。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戊申年七夕五绝》
汉殿初呈楚舞时,
月台风榭镇相随。
如何牛女佳期夕,
又待銮舆百子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映所作。诗中描绘了在戊申年的七夕节景象。在汉宫殿中,楚舞初次呈现,月台风榭相互陪伴。诗人借此描绘了盛大的七夕节庆典场面,将汉、楚两大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诗中提到“牛女佳期夕”,是指七夕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夕”表示黄昏。诗人以此抒发对七夕佳期的期待和憧憬。

而“銮舆百子池”则是彰显七夕节中制作纸鹊的盛况。在宫廷内,有一个池塘,叫做“百子池”,每年的七夕节,皇帝会坐车前往池塘,与诸子百官一同祭祀和放飞纸鹊,表达对七夕节的重视和庆贺。诗人表达了对七夕节活动的期待,也展现了七夕节庆典的盛大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文字描绘了七夕节的盛况和情感,通过对宫殿、舞蹈和传统活动的描绘,突出了诗人对七夕佳节的期待和热情。

诗词推荐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海山翠叠。夕阳殷雨云堆雪。鹧鸪声里蛮花发。我共扁舟,江上两萍叶。东风落酒愁难说。谁教春梦分胡越。碧城芳草应销歇。曾识刘郎,惟有半弯月。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秋声横笛外,晓色画屏中。黄菊双头小,青山四面同。船冲官渡雨,木落市桥风。十日燕台路,途穷兴不穷。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有人遗我建溪香,茶具邻家自借将。亲磨无从亲付汝,一推惟是一回拨。趋庭愧我缪知鲤,证们怜儿那得羊。浅啜饭馀深自省,再生天地属郡王。

经秋溪水碧洄洄,无数晓山如镜台。红叶流从龙奥出,白云飞向石门来。亦逢纸户曾相识,尚有樵踪且莫回。端为何人作风物,漫山漫谷野花开。

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六。刻画工夫初亦苦,终然芒角了无痕。

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慷慨伤时事,凄凉绝笔篇。三篇遣稿在,当并史书传。

独卧无心起,春风闭寂寥。鸟声谁唤汝,屋角故相撩。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捲琴书又草庐。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杂种分标犯锦州,钻刀誓复往年仇。野无遗粟何能掠,山有重关不敢留。隔水藏兵先断后,冀城一战半填沟。裹疮潜渡西河路,归到穹庐哭未休。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瑞麟香暖玉芙蓉,画蜡凝辉到晓红。数点漏移衙仗北,一番雨滴甲楼东。梦游黄阙鸾巢外,身卧彤帏虎帐中。报道谯门初日上,起来帘幕杏花风。

开窗如见碧油幢,新竹春来过屋长。渐近柴桑旧家路,清风来报稻花香。

远寻仙洞上崔嵬,洞口诸峰翠作堆。先把姓名书洞竹,洞门终待玉匙开。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草生梦碧,正燕子帘帏,影迟春午。倦茶荐乳。看风签乱叶,老沙昏雨。古简E868篇,种得云根疗蠹。最清楚。带明月自锄,花外幽圃。醒眼看醉舞。到应事无心,与闲同趣。小山有语。恨逋仙占却,暗香吟赋。暖通书床,带草春摇翠露。未归去。正长安、软红如雾。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