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作品评述

谢王秀才见示诗卷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中文译文:

谢王秀才看到展示的诗卷

谁看见少年的心灵,低垂着向着苦涩的吟咏。
后来必须离开他的影响,得到的必定是洞察精深的道理。
道院的春天铺满了苔藓的小径,僧楼的夏天长满了竹子的林子。
天空如此疼爱着才子,又有何须担心他未被世人所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子们的称赞和赞颂。作者用少年的心灵来形容才子的才情,认为才子们的诗歌低垂着向着苦涩的吟咏,充满了深沉的思考和精神上的折磨。作者希望这些才子们能够脱离世俗的影响,从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洞察,通过修行与修炼,达到境界的提升。作者通过描绘道院春苔径和僧楼夏竹林,展现了才子们与自然的亲近,以及他们通过与自然的联系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才子们的肯定和赞美,认为天空如此疼爱着他们,才子无需担心自己未被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才子们的赞颂和期望。作者通过运用意象的手法,将少年的心灵与才子的才情进行了隐喻,展现了才子们追求艺术和智慧的苦涩与努力。诗中的描绘道院春苔径和僧楼夏竹林,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在自然的映衬下,更加突出了才子们与世俗的分离和超越。最后,作者以天空疼爱才子的形象,赞扬了他们的才情和天赋,并同时强调了才子无需担心自己未被世人所知,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这份与生俱来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注定会被世人所发现和赏识。整首诗赋予了读者一种深思的空灵与悠远之感,同时也令人对才子们这种特殊的文化群体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佩和羡慕之情。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上倾成下流,损少以益甚。汉阴抱瓮人,此理未可谂。

古岸侵烟出,沙冈拥地形。断桥人寂寂,竟日雨冥冥。丘壑胸中事,乾坤水上萍。诗成何用好,聊以记飘零。

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往往能骑龙马驹,唾手可捋於菟须。大食刀听赤瓠壶,绿沈弓迸金仆姑。太阿何止敌万夫,四海可归舆地图。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不比白面谢石奴,汉庭挺出万卷儒。至尊含笑御玉虚,此时贤杰气焰舒。更看相踵升亨衢,凤池鸡省争凫趋。

一朝入紫宫,万古遗芳尘。至今溪边花,不敢娇青春。

客舍窘积雨,出门今始晴。药苗随野饭,燕子看山行。大道白日晚,闲汀绿芷生。方岩相见了,为谢草堂兄。

璧月池南翦木栖。六朝宫袖窄中宜。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雁著丝。朱户小,画帘低。细香轻梦隔涪溪。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

江头雨后山如髻。催送新凉风有意。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小窗纹簟凉如水。岁岁年年同此味。眼前不忍对西风,梦里更堪追往事。

珠鞍昔御恩犹在,玉辇亲扶事已非。

日长庭院无人到。琅玕翠影摇寒_。困卧北窗凉。好风吹梦长。璧月升东岭。冷浸扶疏影。苗叶万珠明。露华圆更清。

木有毫端水有源,渐成盘错始潺湲。右丞画笔多平浅,平浅应知近自然。

尚记春风酒满衣,数旬客馆掩空扉。双乌念哺归难忍,断雁辞行凝不飞。正念县孤成底事,有来连锦烂生辉。亟哦七字酬佳赠,归櫂潇湘水正肥。

老奴昔逐我西东,捷似猿猱跳绝峰。今日道旁扶一拐,汝公安得不龙钟。

不恨年华速,其如渐老何。宦情随地改,乡梦入春多。柳色分金缕,江流起碧波。当杯应取醉,且莫叹蹉跎。

汉祖东征屈未伸,荥阳失律纪生焚。当时天下方龙战,谁为将军作诔文。

老懒尤于笔砚疏,难陪骑省赋闲居。去周柱下谁为史,传邺侯家尚有书。台馈不烦公粟肉,户租难办客车鱼。侧旁万一邻堪买,便拟诛茅近太初。

上有繁葩下落英,红波动荡逐风行。夕阳开处犹光艳,何况今农值月明。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寥寥倚浪系,eP々沈湘语。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诸生曰万盈,四十乃知名。宅相予偏重,家丘人莫轻。美才应自料,苦节岂无成。莫以山田薄,今春又不耕。

南云漂渺连苍穹,七十二峰朝祝融。凌空栋宇赤帝宅,修廊翼翼生寒风。朝家遣使严祀典,御香当殿开宸封。愿四海,扶九重,干戈永息年屡丰。五岳惟今见南岳,北望乾坤双泪落。

四年绝域度新正,此夕空将两目瞠。天下兴亡凭揲策,一身进退类悬旌。商君法令牛毛细,王莽征徭鱼尾赪。不信江南百万户,锄稷只向陇头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