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信孺题云崖轩

万进风烟倚瘦藜,湘南曾自一登陴。
云崖知在宜山麓,水月传夸古洞奇。
四字丹书无梦见,千峰苍玉有谁诗。
门前系马松阴下,鸦背斜阳影屡移。

作品评述

《和方信孺题云崖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自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进风烟倚瘦藜,
湘南曾自一登陴。
云崖知在宜山麓,
水月传夸古洞奇。
四字丹书无梦见,
千峰苍玉有谁诗。
门前系马松阴下,
鸦背斜阳影屡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之间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色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提到的云崖轩是一处位于宜山麓上的居所,湘南则指的是湖南地区,表明诗人曾经在这里登上过山崖。他欣赏到了这里的壮丽景色,以及山崖上的古洞,被水月的美景所传颂。诗人表达了对这个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思考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人,通过描绘山崖、水月和松阴等景物,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风烟和气息。诗中的“云崖知在宜山麓”表现出诗人对山崖所在的位置的了解,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山崖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四字丹书无梦见”和“千峰苍玉有谁诗”,表达了对写诗的思考和反思。四字丹书指的是难以写出完美的诗文,而千峰苍玉则代表着壮丽的山峰和珍贵的文学创作。诗人在问句中暗示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怀疑和对其他文人才华的赞叹。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的居所,门前系着马,松树的阴影下,鸦鸟背上的斜阳影影绰绰。这一描写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和生活氛围,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思索和追求。

诗词推荐

渡口斜阳欲满旗,锦衣容易逐云衣。圣朝无事宗臣老,白发沧浪一舸归。

浮世总应相送老,共君偏更远行多。此回不似前回别,听尽离歌逐棹歌。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

父子团栾到死时,渔家可乐更何疑。高文大策人皆有,且听烟波十绝诗。

人物三珠树,才华五凤楼。世称唐北苑,我谓汉南州。大梦麒麟化,惊魂狴犴愁。平生衰老泪,端为故人流。

不将官舍等逆旅,故把霜根栽绕墙。他日花开映秋色,何人手折惹天香。丁宁护取森森碧,想像匀排粟粟黄。顾我疏慵百无取,未应人错比甘棠。

秋光好,爽气动幽情。红蓼白苹江岸阔,淡烟疏柳月华清。西风落叶

先生明经今蔡义,念佛仍师大势至。食菜不待周颙书,要断贪杀兼自卫。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先生种福我无祸,成佛定是同功人。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

金轮示现清夜,火树高腾碧虚。说法未回坡应,册勋先到钟鱼。

水精透膜轻含液,绛縠离苞未变香。

浮生何适非寄,百虑非言可宣。谁参寻访乐土,籲天侨立西川。

白髯萧飒一愚公,独立蒙蒙细雨中。羊踏寒蔬新少梦,鱼生空釜久谙穷。残编幸有圣贤对,闲话岂无邻曲同?衒鬻才名非老事,小诗信笔不能工。

仙翁八十保纯精,自解真符不送迎。信是虚闲能却老,从教草木不知名。交邻有兴开三径,只用无求度一生。闻说嵌岩云石路,翁能行处我能行。

我家正对风烟住,饱看阴晴变朝暮。清秋非但入诗脾,挽向溪山深处去。溪山深处是湖州,水合云凝不断头。晒稻坡前移拄杖,罩鱼滩际泊扁舟。入城要尽登临目,驼桥系缆因留宿。旧游十载梦惊回,堤边老柳依然绿。凌晨取道岘山前,洼樽就拊穹崖巅。萦纡遥指道场路,挂席径造寻幽禅。

菊暗荷枯,橙黄橘绿,嘉时记得今朝。欢蔼十州,香飘万井,春容小试梅梢。星昴耀层霄。庆诞生元德,出佐明朝。雅奏声中,彩旂光里仰英标。遐年已卜民谣。最招徕瘵俗,洗尽奸骄。东府政声,北门治绩,流芳况自迢遥。莫惜拚今宵。听缓敲牙板,引满金蕉。看即泥封峻召,无计驻华鑣

月明雁叫远,露下蝉号寒。幽幽草虫泣,索索梧叶乾。愁人知秋早,听此良独难。竹君南北美,佩服青琅玕。天风一披拂,庭宇声珊珊。灵宫荫老樾,别馆如深山。心净鉴止水,眼明揖千竿。虚籁自然奏,有琴不须弹。世议大可厌,市声无少閒。不如听君语,竟日帘垂间。

册扑不做也由伊,做了何须死不辞。可惜一杯金屑酒,饮来秪较早些时。

扰扰亭中客,悠悠局上棋。所遭元有命,自苦竟何为?冯衍深尤妇,陶潜过责儿。奇文虽可贵,寱语岂非痴。

漫漫村塘水没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住扁舟问酒家。

怨莺新语涩,双蝶斗飞高。作个名春恨,浮生百倍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