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老思不禁春,风光照眼新。
花房红鸟觜,池浪碧鱼鳞。
倚棹谁为伴,持杯自问身。
心情多少在,六十二三人。

作品评述

《感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年思绪无法禁止春天的到来,
春风和美景照亮了我的眼睛。
花房中红色的鸟嘴,池塘里碧绿的鱼鳞。
我倚着小船,没有伴侣陪伴,
举起酒杯自问我的身份。
我的心情是多么复杂,
在我身边有六十两三个人。

诗意:
《感春》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春天的感慨和自己年老的心情。诗人在春天的季节里,无法抑制自己对春天的思念之情。春风和美景使他的眼睛焕发出新的光彩。诗中描述了花房中红色鸟嘴和池塘中碧绿的鱼鳞,表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诗人在这美景之中却感到孤独,他倚着小船,没有人陪伴。他举起酒杯,自问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自身心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赏析:
《感春》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和对年老时光的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如花房中的红色鸟嘴和池塘中碧绿的鱼鳞,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感受。然而,诗人在美景之中却有一种孤独和思考的情绪。他倚着小船,没有伴侣陪伴,举起酒杯自问身份,这些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感。它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感春》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明快,意境上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思绪的抒发,使读者产生共鸣。它既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又融入了对人生境遇的思量,具有一定的感慨和思考性。这首诗表达了人对时间流逝不可抗拒的感叹,以及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索,具有深远的内涵和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避暑南楼暇,逢君迟客时。绿阴消夏气,清圹贮凉釭。林密云归早,溪深月到迟。兴阑杯未徼,惆怅暝烟滋。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倚石攀萝歇病身,青筇竹杖白纱巾。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昭阳前殿玉树枝,荣华不奈秋风吹。庆云甘露永乖隔,凤管鸾箫增我悲。千金买得相如赋,岂识人心难转移。君不见楚江文鳞巧相接,复使龙阳泪承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杏园春接袂,蓬省夜分灯。权相不吾以,贵人惟子憎。虽云殊爵位,均不愧交朋。雇影追前事,悠然涕满膺。

珠零醇碧郁春槽,矫首梅林釂自陶。横槊未应随李广,团词亦足拟王襃。俯从觞咏山阴禊,遥说笙簧锦里遨。取次难论御戎策,岂知蛙臛鱣鲭臊。

汉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广陵寒食夜,豪贵足佳期。紫陌人归后,红楼月上时。绮罗香未歇,丝竹韵犹迟。明日踏青兴,输他轻薄儿。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丁宽与易俱东去,神秀离禅作北宗。天恐孤山无种子,一枝分擘付寒翁。

汀州春晚乐忘归,野草幽花兴趣微。翠叶参差舒凤翮,斑心点缀戏儿衣。掌中玉燕翩将舞,钗上银蛾乱欲飞。便想此身为钓叟,沧江烟雨白鸥矶。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嫋嫋芙蓉风,池光弄花影。怀我白鸥边,锦帐缭千顷。明河拍岸平,红绿染天镜。钓船无畔岸,收拾入簿领。墙籓束院落,寒窘令人瘿。

粲粲核中仁,尚可瀹奇名。

梨花发后杏花初,甸邑南来庆有馀。

歌工既奏,神位既秩。天符众星,运行太一。声和十管,气应中律。肃肃明廷,介兹元吉。

吴缣半幅浪如堆,开卷晴窗殷地雷。一见野人心自爽,中秋曾看夜潮来。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收纲移舟月上时,西风吹当脍鲈肥。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