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

白玉先生多在市,青牛道士不居山。
但能共得丹田语,正是忙时身亦闲。

作品评述

《偶题》是唐代曹邺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的特殊境遇。这两位角色有些反常的存在方式,白玉先生经常在市中活动,而青牛道士却不住在山上修行。然而,他们却能够交流心灵的奥秘,使自己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宁静。这首诗意味深长,充满了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大致是:“白玉先生经常在市中出现,青牛道士却不在山上修行。尽管如此,他们能够分享灵魂的奥秘,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忙碌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宁静的。”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困扰。生活中的琐事和繁忙往往让人感到焦虑和无力,他们似乎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然而,诗词告诉我们,即使在这忙碌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真正的交流和理解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诗词的题目是《偶题》,表明这首诗词作者是偶然之间写下来的,这也和诗词中的内容呼应,即在繁忙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这个不太平凡的现象,并通过写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次,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分别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状态,一个是活跃在社会中的人,一个是追求修行的人。这样的对比让人觉得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距离,但是,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他们其实都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最后,诗词中的“共得丹田语”一句,表达了白玉先生和青牛道士在灵魂层面上的交流。丹田是人体的关键之处,被认为是修行者的重要部位。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与灵魂的对话,我们能够找到方向和平静。

总而言之,《偶题》是一首有着深刻哲理的诗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两个角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在繁忙中寻找内在平静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歷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

诗词推荐

江南江北水滔天,羁客相逢亦可怜。坐觉青山沈席底,行惊白浪上窗前。鹁鸠衔草栖危塔,鸳鸯飞波浴败船。转首百蛮寥落甚,绝无茅屋起炊烟。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蓬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平生不惯俗尘萦,才对南山眼便青。天与诗人张画本,疏梅翠竹小池亭。

几度相从酌酒深,向来相识未如今。临分念我亦穷者,乞与郊诗俾细吟。

僕本尘外士,功名若毫末。因寻小园隐,忽见群芳发。昔梦宛可记,灵契方兹达。会须挂朝缨,归弄岩前月。

记得年时赏荼コ。蝴蝶满园飞。一双宝马,两行箫管,月下扶归。而今寂寞人何处,脉脉泪沾衣。空房独守,风穿帘子,雨隔窗儿。

相业如何不到头,诸公历历颂伊周。梦迷葛岭酣歌夜,鬼哭樊城血战秋。误国正须忧大厦,覆师宁忍驾孤舟。木棉庵里催归魄,谁掩湖山富贵羞。

偶然思玉仙,便到玉仙游。兴尽未及郭,玉仙失回头。成毁俱一念,今昔浪百忧。未知横笛子,亦解此意不。春风所经过,水色如泼油。垂鞭见落日,世事剧悠悠。

春田草未齐,春水满长溪。 ——李崿出饯风初暖,攀光日渐西。 ——颜真卿归期江上远,别思月中迷。 ——皎然

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尘外照晴田。无胫真难掬,怀疑实易迁。今朝搜择得,应免媚晴川。

玉纤风透秋痕。凉与素怀分。乘鸾归后,生绡净翦,一片冰云。心事孤山春梦在,到思量、犹断诗魂。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寂寞悲秋怀抱。掩重门悄悄。清风皓月,朱阑画阁,双鸳池沼。不忍今宵重到。惹离愁多少。蓬山路杳,蓝桥信阻,黄花空老。

颍阳道士青霞客,来似浮云去无迹。夜朝北斗太清坛,不道姓名人不识。我有龙团古苍璧,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放船晓发娄之濆,袅袅挐音何处闻。巴王庙下树如戟,黄姑堂前花似云。河流虹影向江去,日落王气隔林分。凭高登远应有思,自数秋风鸿雁群。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小摘梅花篸玉壶,旋糟熊掌削琼肤。灯前雪衣新醅熟,放却先生不醉无。

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小臣信顽卤。僶俛安能追。

一片苍山落案前,亭亭孤塔影婵娟。林花乍落犹含露,池水新生即有烟。蝶趁侍儿登佛阁,鹤随门客上渔船。清光尽贮轩庭内,独榻抛书抱石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