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杂咏·六梅亭

终年一登亭,举目但楚怆。
仙人竟何之,列树拱相向。

作品评述

《南园杂咏·六梅亭》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位于南园的亭子,以及亭子周围盛开的六棵梅树。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终年一登亭,举目但楚怆。
仙人竟何之,列树拱相向。

诗意:
这首诗以一位诗人的视角描述了自己每年都会登上的一个亭子。诗人仰望天空,感到一种凄凉、忧郁的情绪。他不禁思考,仙人究竟在何处,又为何而来。周围的梅树排列整齐,仿佛在向亭子致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朴素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诗人登上亭子,抬头望向天空,心中涌起一股楚怀之情,表达了他的孤寂和忧伤。以"终年一登亭"开头,暗示了诗人一年四季都会来到这个亭子,这种重复的动作增强了诗歌的律动感。

诗中的"仙人"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高尚境界、远离尘世的向往与追求。诗人思索着,这些仙人究竟在何处,他们是否曾经来过这个亭子。这种追问和遐想,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列树拱相向",以梅树的形象描绘了亭子周围的景象。梅树通常在寒冷的冬季中开花,象征着坚强和希望。梅树排列整齐,仿佛在向亭子致意,也给人以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这种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和高尚境界的向往,以及他在寂寞中的思考和感慨。这种意境的构建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一种抽象而深远的美感,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芜菁至南皆变菘,菘美在上根不食。瑶簪玉笋不可见,使我每食思故国。西邻老翁知我意,盈筐走送如雪白。蒸烹气味元不改,今晨一日如还北。孔明用蜀最艰窘,百计掇拾无遗策。当时此物助军行,渭上褒中有遗植。英雄临事究琐屑,终服奇才屈强敌。想见躬耕自灌畦,当时有意谁能测。

山苍苍,水茫茫。直下是,非相当。整天玄戈甲,淬三要锋铓。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

谢墅多幽赏,华轩曾共寻。人闲聊载酒,台迥独披襟。水落陂光淡,城当山气阴。惟余桃李树,日觉翠蹊深。

霖霪故作落花天,佳节重重倍怅然。虽有庭除临曲水,更无尊俎试新烟。酴醿雅欲延春赏,杜宇还能破昼眠。赖得二昆同一客,蕨芽蒲笋短檠边。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鱼龙惊踊跃,叫啸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赠陪芍药醉春风,转乎三年似梦中。谁使冲泥千里去,又欣剪烛一樽同。名章越好供妍唱,旧学全疎愧近功。莫怪分符少留滞,此邦曾客少陵翁。

闭户垂帘尽自如,兀然终日拥红炉。得归足可优游老,此地何堪养病躯。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白鹤不留归後语,苍龙犹是种时孙。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龙门茅屋涧之隈,乱后山花只自开。数片白云同散去,十年金锡不归来。月明老鹤啼春涧,日落饥乌集古台。岁晚相期仍结社,西湖剩觅白莲栽。

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

送文迎武递参差,一始一终光圣仪。四海生人歌有庆,千龄孝享肃无亏。

东阁观梅效少陵,巡檐索笑面生春。试将心事从渠道,恰又无言领略人。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

一片闲云堕野塘,晚风吹浪溼菰蒋。白鸥不受人间暑,长向荷花共雨凉。

汉宫中侍女,娇额半涂黄。盈盈粉色凌时,寒玉体、先透薄妆。好借月魂来,娉婷画烛旁。惟恐随、阳春好梦去,所思飞扬。宜向风亭把盏,酬孤艳,醉永夕何妨。雪径蕊、真凝密,降回舆、认暗香。不为藉我作和羹,肯放结子花狂。向上林,留此占年芳。

霏霏小雨恼春光。烟水更弥茫。昨宵把酒高歌处,任一声、鸡唱清江。憔悴杏花如许,情怀应似东阳。宿酲犹在莫传觞。消闷苦无方。几时玉杵蓝桥路,约云英、同捣玄霜。冷落黄昏庭院,梦回家在三湘。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允恭玄默,化成理定。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