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题冯公夙家藏方壸神岳琼林图》
拼音和注音
pī tú yǒu xiá xiǎng , qí jiāng fāng wài q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方外:1.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2.边远所在,异域。
遐想:(动)漫无边际地思索或想象。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吾爱方壶子,翩翩列仙流。
咽津结龙虎,逍遥与天游。
有时发仙秘,戏扫琼林秋。
趋然粉墨外,坐使真华愁。
兹峰表神岳,漫漫元气浮。
祥飙转琪树,肃飒珊瑚钩。
玄凤隐朝景,三花媚灵湫。
伐毛紫霞里,濯足泉萝幽。
黄金变绿髓,千岁栖蓬丘。
世人哂丹汞,饭稻甘蜉蝣。
披图有遐想,其将方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