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汾曲名家相国孙,翊登枢铉继承恩。
旂章礼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棺歛袞衣哀册异,路驱班剑葬仪存。
清规素履知无晦,金刻雄文贲九原。

作品评述

诗词:《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译文:
太师中书令王公啊,名动汾曲的名家孙。
你得到了翊命登上枢庭,继承了恩泽的衣钵。
旗帜章状连绵不断,礼仪秩序延续三府之尊。
彝鼎承载功名的辉煌,载入了家族的传世之门。
丧葬仪式上,棺木下葬盖被覆上,哀悼之情表现得特殊。
在前行的路上,班师驱遣官兵,葬礼仪仗仍然庄重。
你遵守清规,质朴如素履,没有丝毫隐晦之处。
你的文字铭刻于金碑上,雄文闪耀着九原之光辉。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送别太师中书令王公的挽辞,表达了对王公的赞美和缅怀之情。王公是享有盛名的名士,担任重要职位,继承了丰厚的荣宠。他的权势显赫,礼仪有序,功业彪炳,家族声名显赫。在丧葬仪式上,王公的丧礼格外庄重,展现了对他的特殊哀思。他一生遵守纪律,行事正派,文字雄浑有力,气质高洁。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王公的深深敬意和赞美。诗中描绘了王公的崇高地位和丰功伟绩,以及他的丧葬仪式所展现的庄重和特殊。同时,诗中也表达了王公在生前的清廉正直和文采斐然的才华。通过对王公的赞美,诗人也间接展示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杰出才华的崇敬之情。整首诗雄奇豪放,字句典雅,展现了苏颂卓越的写作技巧和对王公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钓蓑烟雨断矶头,蛮关丹心付子牟。腹有一丁长作崇,背无三甲不封侯。惯贫已识山林趣,投老归从造物游。自笑骨寒癯似鹤,忍饥犹未怯茶瓯。

北风吹雨入篷间,宫女腰肢瘦怯寒。阿监隔船相借问,计程今日到淮安。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下湖有隐人,卜筑自厥先。官曾驾高车,屋乃无修椽。究观诸郎贫,固知大夫贤。籯虽乏黄金,家故余青毡。其季我与游,于今几何年。文得南润赏,经从晦翁伟。味有陆子同,誉由吾辈宣。其人可知已,忤俗何病焉。今逢初度日,为颂初度篇。君非黄叔度,殆似元鲁山。见之意辄消,坐久

高楼南望一伤神,霭霭东风万里春。地阔山川围白日,天低观阙近浮云。惊心鸟语知时好,照眼花枝着意新。不是莼羹胜羊酪,素衣真怕洛阳尘。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瘦。□□□□□□酒。□□深,碎蕊残萼都收,归簟枕,谁道栀橐敢就。月边偏爱惜,冰玉肌肤,应对姮娥共搔首。疑怪得中原,讹道天花,胡尘后、可堪怀旧。且海国、浮沈醉花心,喜近日烽烟,渐消亭候。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岑辅何为者,当年唱不应。名随诗石在,附骥两青蝇。

冶容丽质世鲜比,择对年少风流子。并栏观鱼双戏水,妾心郎心誓如此。一朝结束万里行,东欲到海西到作。醉中慷慨跃马去,出门十年无信音。或传淫荡归不得,或传已作泉下客。郎兮郎兮奈若何,恨泪彻夜孤枕滴。君不闻莺莺锦字寄西游,玉环采丝意绸缪。郎心忍向他人笑,下床徙自为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带汀洲。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饭余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系组赴乌台,解佩辞禁垣。弛刑许输役,获谴尚承恩。局蹐感明宥,引咎复何言。平明操板筑,日没就徽缠。寒气袭敝裘,重负蠙我肩。抚已谅无愧,服勤思盖愆。息杵入屏城,仰瞻东华门。祥风拂左纛,卿云护彤轩。翚凤丽羽翰,飞棱高中天。重关起象魏,光彩一何鲜。百辟罗周行,鸣珂

公子有奇节,岁寒心印松。千邱仍万壑,是中雅能容。晚来万事懒,独有诗不慵。诸郎富文采,笔端耸孤峰。

静然华烛扣灵关,云路登寻过几盘。溪水定流何处去,一条沈碧练光寒。

老病在臂踝,终日不喜动,溪云忽过前,袖手以目送。今晨光景佳,霁色入鸟哢,驾言出柴荆,暂作湖山梦。东村望鹤巢,西阜过獾峒。父老意欣然,为我拨春瓮,岂惟浇舌燥,亦用软脚痛。形骸去绳检,谈笑得少纵。吴蚕初上簇,陂稻亦己种。端五数日间,更约同解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