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为诗敏捷,立成。
余往观之。
神请余作少年游,乃以此戏之
玉肌铅粉傲秋霜。
准拟凤呼凰。
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
一点香檀,谁能借箸,无复似张良。

作品评述

《少年游》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经观赏了这首诗,作者请我写一首《少年游》。于是我以此诗戏谑他的美貌,比喻他的皮肤如玉,面上抹着铅粉,显得比秋霜还傲。形容他像凤凰一样美丽。他的才艺卓越,但是却鲜有人知,他的清香还没有散发出来,反而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所干扰。到处都是成对的人,只有他一个人独自闲适,周围却充斥着数不尽的差劲文章。他只是一点点的香檀木,谁能真正欣赏他,没有人能够再像张良那样了。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少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却被忽视的人的感慨和自嘲之情。少年具有出众的才艺和美貌,但却鲜为人知,被琐碎的事物所干扰。作者以少年的形象暗示了自己,抒发了自己在时代和环境中的无奈和自嘲。

赏析:
《少年游》以苏轼独特的词藻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失落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诗中的少年形象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以理解为苏轼自己。他的才华高超,但却鲜为人知,被琐碎的事物所干扰,无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他孤独地站在众人之外,周围充斥着平庸和无趣的文章。作者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对才华被埋没的痛惜。

诗词中的张良形象是对过去才华横溢的人的致敬,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失落。张良是汉代著名的谋士,才智过人,但他已不复存在。通过与张良的比较,苏轼表达了对于自己才华无人欣赏的无奈和遗憾。

总之,《少年游》是一首充满自嘲和无奈之情的诗词,通过描绘少年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华被埋没的痛苦和对时代环境的不满。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诗词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经年相望隔重湖,一旦相逢在上都。塞诏官班聊慰否,埋轮意气尚存无。由来圣代怜才子,始觉清风激懦夫。若向西冈寻胜赏,旧题名处为踌躇。

少年游

远离竺国见梁王,五鬼临身讨苦噇。面面相看言不识,秋风一苇急横江。

少年游

平阳旧宅少人游,应是游人到即愁。布谷鸟啼桃李院,络丝虫怨凤凰楼。台倾滑石犹残砌,帘断珍珠不满钩。闻道至今萧史在,髭须雪白向明州。

少年游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少年游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灵雪瑶墀降,晨霞彩仗悬。沧溟不让水,疵贱也朝天。

少年游

十年插柳枝,今与高树齐。垂条绿春风,上有流莺啼。

少年游

济世无长策,观诗欢小明。悠悠忘夜永,淅淅听秋声。困踬监车骥,飞腾腐草萤。乖逢偶然尔,造物两何情。

少年游

垣中不减台端峻,池上来従柱下严。同直旧曾连月久,暂来还喜二公兼。〈仆顷与孙莘老同在谏垣,与彭器资同在西掖。〉直言已许侵弹奏,新告行闻振滞淹。顾我粗官何所与,西曹只合论茶盐。早岁同科止六人,中年零落半埃尘。却将旧学收新进,几误今生是后身。肮脏别都遗老骥,沉埋

少年游

荷风细细晚生凉,暑气絪緼入座香。饮尽碧筒人笑语,花边惊起睡鸳鸯。

少年游

长陂寂寞断鸱鸦,浩浩春风马鬣斜。待得春霖添水满,只应从此却还家。

少年游

遥知相忆处,相忆对秋江。涉有波涛阔,飞无羽翼双。端居君故里,薄宦我他乡。交臂经时失,忧心曷日降。此稀人迹到,惟听足音跫。愿命朋游驾,来吟吏隐窗。倦谈须掷麈,剧饮定空缸。论契何如重,千钧不可扛。

少年游

静算人间事偶然,穷通未必在穹玄。关从白马欺来度,赦被青蝇暗里传。禁树罢吟红烂漫,江蓠且咏绿芊绵。放言诗什谁堪赠,焚赠微之与乐天。

少年游

朱朱与白白,著意待春开。那知洞房里,已傍额黄来。

少年游

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少年游

怅望雁山云,柴门一欠伸。笭箵潭底影,襏襫雨中身。红煮溟波日,青回烧地春。青城新裸奠,余景付诗人。

少年游

大梁能赋客,边郡系囚曹。官职不相称,声名终自高。试观为吏苦,应过读书劳。努力事初宦,尺丝无厌缫。

少年游

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云。取醉不辞留夜月,雁行中断惜离群。

少年游

岁暮偶出郭,斜阳带远村。雪松含腊意,沙水动春痕。

少年游

胡饼云超佛祖谈,句中无味若为参。衲僧一日如知饱,方见云门面不惭。

少年游

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止竟多情何处好,少年长抱少年悲。

少年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