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斗山观

霞衣欲举醉陶陶,不觉全家住绛霄。
拔宅只知鸡犬在,上天谁信路岐遥。
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为有故林苍柏健,露华凉叶锁金飙。

作品评述

《题斗山观》是唐代王仁裕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霞衣欲举醉陶陶,
不觉全家住绛霄。
拔宅只知鸡犬在,
上天谁信路岐遥。

三清辽廓抛尘梦,
八景云烟事早朝。
为有故林苍柏健,
露华凉叶锁金飙。

译文:
穿着霞光衣裳将酒举高,
不自觉地家人住在绛霄。
升迁之人只知道鸡犬的在,
怎能相信通天之路遥远。

三清神仙的宫廷抛下尘土的梦,
八景的云烟早已朝鲜。
因为有古老的林中苍翠的柏树,
露珠华光凉爽地锁住金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斗山观中的感受。斗山观是一个道教庙宇,霞光衣裳和绛霄都是与仙境有关的象征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幻想自己变成了仙人,行走在仙境之中,不再和尘世俗事纠缠。他面对的只是家中的鸡犬,而路岐通向上天的可能性却是遥远而无法预料的。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斗山观所处的境地。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三圣,辽廓是庙宇的廓清。八景是指斗山观周围的景色。虽然这些景色常年被云烟笼罩,但是这些景色依然美丽而令人向往。诗中作者提到了古老的林中苍翠的柏树,以及柏树上的露珠,给人以清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幻想的方式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通过使用象征意味浓厚的词语,如霞光、绛霄和鸡犬等,诗人创造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在世间奔波的疑问,以及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斗山观的景色和氛围,以及古老的林中柏树。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给人以清凉和舒适之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于仙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诗人幻想和仰望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景象,同时寄托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王仁裕(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王仁裕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 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 “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

王仁裕的生平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其先祖太原人,祖父王义甫任成州军事判官时,迁居秦州长道县碑楼川(今礼县石桥乡斩龙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事歧王李茂贞、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病逝后诏赠太子少师。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病逝开封宝积坊私第。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其孙王永锡护柩归葬故里,又隔13年后,即宋雍熙元年(984年)王仁裕门生、宰相李昉撰文《周故太子少师王公神道碑》,张贺书丹并篆额,王永锡立碑于石桥斩龙村祖茔。

王仁裕的介绍

  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乱世,诸侯王称霸,新旧藩镇割据四方,从中原腹地到四川盆地,从哈南两广至渭水流域,战伐之声昼息夜发,民众遭兵燹涂炭,流离失所……

  在王仁裕长达四十四年的宦海仕途中,虽历经几代朝兴朝衰,皇权数次更迭,但终因其素有文名于秦陇之间而免遭后代同 乡人胡缵宗被罢黜回乡那样的厄运,于公元956年(同世宗显德 三年),以七十七岁高龄,终老于汴梁。

  但从他于《全唐诗》中仅存的一卷诗歌和其他史料。可以看 出他在作为诗人的一生中的忧国忧民之心、希冀清明盛世的政治 理想和身处乱世满怀羁旅之苦的人生情怀,这使得他在五代十国史上成为一个颇具实力和影响的诗人和作家。《追寻“诗窖”遗珍——王仁裕文学创作研究》(蒲向明)是近年出版的研究著作。

  《题麦积山天堂》是王仁裕留存的诗中写作较早的一首,这 也是他当秦州节度判官时的作品,诗曰:

  蹑尽悬空万冈梯,等闲身共白云齐。

  檐前下祝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绝顶路危少人到,古岩松健鹤频栖。

  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题。

  诗从“万冈梯”、“白云齐”、“群山小”、“落日低”、“人少 到”、“鹤频栖”六个角度在描写麦积山巍峨险峻的自然景观的同 时,也抒发了他登万仍山而小天下,期望大展一番凌云壮志的美 好愿望。而在公元921年,年已四十二岁的王仁裕离开故乡到兴元 (今陕西汉中)任节度使判官时写下的《题斗观山》一诗,表达 的则是一个诗人离乡背井,前途未卜,既想抛却尘世之梦、拨宅 成仙,又眷恋着故土希冀有一个太平盛世的迷茫、痛苦的心境。

  诗曰:

  霞衣敬举醉陶陶,不觉全家住降霄。

  拨宅只知鸡犬在,上天谁信路歧遥。

  三清辽廓抛尘梦,八景云烟事早朝。

  为有故办松柏健,露华凉叶铍金飘。

  “当时若效还而楚,尺寸中华未前侵,”这则是公元928年,他再度南下兴文,瞻仰兴之南山淮阴侯庙时,感古怀念写下的诗句,从中不难看出他面对祖国河山支离破碎、民众深受其苫而痛心疾首的情感。

  公元936年,石敬瑭取后唐而代之,建立后晋,王仁裕初为郎中,后升任谏议大夫。这期间,他曾奉命出使十国之一的南平国,途中,遇一书生因恃才傲物而遭全家坑杀之事,悲愤之余,他赋诗凭吊:

  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

  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仇。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鹅洲。

  我们可从感受到其中不仅有物伤其类的哀恸,更有对唐末五代干戈扰攘、武夫悍卒嗜杀成性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除诗歌而外,王仁裕的文章在当世亦堪称出类拔萃,独具特色和魅力。他著有《紫阁集》、《乘招集》、《王氏见闻录》、《玉堂闲话》、《人洛记》、《开元天宝遗事》,并辑有《国风总类》五十卷。其中《开元天宝遗事》以直录和写实笔法,记述了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65年)问的佚闻琐事,有人物特写,如名臣姚祟、宋璋、张九龄,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名流如大诗人李白等,同时也有写当时风俗时尚的《传书燕》、《鹦鹉告事》、《探春》等篇,对研究当时民风民俗很有资料价值。《玉堂闲话评注》是蒲向明搜集整理《玉堂闲话》的今存单行注本。可惜《王氏见闻录》大多早已散佚,已难见全貌,对于作为王仁裕后人的我们,已很难读到,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王仁裕的轶事典故

  [公元八八o年至九五六年]字德辇,甘肃礼县人。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卒于周世宗显德三年,年七十七岁。少孤,不知书,以狗马弹射为荣。年二十五,始就学。为人俊秀,以文辞知名。唐末,为秦川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士。唐庄宗平蜀,复以为秦川节度判安官。废帝时,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晋高祖时,为谏议大夫。汉高祖时,复为翰林学士承旨,迁户部尚书。罢为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仁裕尝梦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涤之,由是文思益进,乃集其生平所作诗万余首,号西江集,凡百卷。《五代史本传》宋史艺文志有乘辂集五卷,紫阁集五卷,紫泥集十二卷,紫泥后集四十卷,及开元天宝遗事四卷,并行于世。

诗词推荐

韵如风蝉蜕尘垢,气如春容在杨柳。风流翰墨俱细事,自是吾家道门友。

小品文

阳进升君子,阴消退小人。圣君南面治,布政法新春。

小品文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小品文

高挂虚窗对绿池,鸟啼声歇柳阴移。含风珍簟闲眠处,叠雪轻衫新浴时。泉冷甘瓜开碧玉,手香素藕罥长丝。夕阳四面渔歌起,又赴邻翁把钓期。

小品文

游丝落花春尽,绿叶青阴夏来。雨润苔钱更积,风清竹户频开。

小品文

春日晴,春雨足,玉龙怒喷泉悬崖瀑。花簇簇,锦簇簇,满山桃李嫌粗俗。休捏目,直饶伊向声色堆头。密透里重尘,坐臣此行,了无拘束。砒霜未是毒。

小品文

读我宋实录,元丰治明昌。五年九月中,上特开天章。从容谓辅臣,边民疲可伤。吕独为腾言,他人终未尝。已乃命正献,由定帅维扬。学士加大称,庸以示宠光。移镇未去久,趣归总台纲。尔来九十年,谁其踵遗芳。我公嫡孙行,祖烈蔚载扬。持节古闽粤,摄事今福唐。仁风杂和气,盎盎

小品文

素丝五緎咏羔羊,且是公余燕日长。黄妳味甘逢孔圣,黑甜睡美谒羲皇。

小品文

二祖无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直饶觅得心无有,未免全身被陆沉。

小品文

真常自在如来性,肯綮修持祗益劳。十二因缘无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

小品文

蝘蜓走昂头,螳蜋怒张臂。走欲捕生怒欲制,笔活能融两虫意。无人饭汝金砂红,糜肌粉肉牢守宫,草间敢尔夸豪雄。捕蝉幸脱黄雀舌,轻斗悬知腰股折,力微谨勿当车辙。

小品文

焰白光寒泪亦收,臼灯十倍蜜灯休。忘情也似诚斋叟,烧尽心时不泪流。

小品文

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赵每醉歌毕,辄曰明年六十矣。)

小品文

生前曾与结幽期,身后冥交独有师。为挂蒲团思往日,因弹锡杖忆当时。泪随雪片应难尽,情断风灯总自持。法力护来还不灭,年年慧树长新枝。

小品文

横林渺渺夜生烟,野水茫茫远拍天。菱唱一声惊梦断,始知身在钓鱼船。

小品文

夜凉无寐起吟诗,正是秋风欲动时。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

小品文

并舍频过亦几曾,却因送客得同行。风船送水四十里,雪屋吹灯三二更。老去病身禁底苦,向来危官若为情。天台香火侬当觅,且伴先生学养生。

小品文

魁梧任嘲剧,短少盖风流。邂逅为颐解,殷勤成刺投。遥知江夏阁,不减仲宣楼。颇愿相从去,湖南兵未休。

小品文

小似武夷深更幽,地肋九曲一溪流。诛茆结屋虽成左,赢得青山自在游。

小品文

向来共和有羊何,今见公才十倍过。可念此身如垢镜,要须著手为揩磨。

小品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