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招提院静照堂

道人幽栖地,潇洒临江湖。
江湖置外物,妙观造无余。
匆匆从世役,没没已为愚。
何况毫发间,计画穷万殊。
槛外薝林,几前沈水炉。
世人欲问道,指象聊踌蹰。

作品评述

《题招提院静照堂》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隐居的道士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世俗繁杂之物的超脱和对宁静自然之境的追求。它展现了道士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抒发了对世俗懵懂追逐的无奈和对内心世界的无限幻想。

译文:
隐居的道士在幽静的招提院,
自在地临江湖潇洒而居。
江湖之外的物质世界对他无足轻重,
他在妙观中创造出无尽的美妙景象。
匆匆忙忙地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他摆脱了尘世的愚昧。
更何况,他的思考和计划,
已经超越了寻常人的想象。
院外有茂盛的薜荔丛林,
几处陈设着宁静的沈水炉。
世人渴望探求道的真理,
但只能指指点点,心中踌躇不前。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恬静的笔调勾勒出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道士选择了隐居的生活,不受世俗的纷扰,安心在招提院中静谧自得。他看淡江湖之外的物质追逐,将精力投注于妙观的创造上,构筑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诗中提到的"世役"和"愚",表达了道士对世俗繁忙和愚昧行为的反思,他选择了超越这种束缚。

诗中的"计画穷万殊"表明道士的思考和规划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想象。他在院外种植茂盛的薜荔丛林,用以装点招提院的环境,同时他在院内摆放沈水炉,这些都是为了创造出宁静和美好的环境。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精心布置和追求,体现了道士对宁静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世人欲问道,指象聊踌蹰"则表明世人对于追求道的真理有所追寻,但只能停留在模糊的指示和踌躇不前的状态。这句表达了道士对于世俗人士追求道的真理的一种无奈和怀疑态度。

整首诗词以清丽的笔调,表达了道士超越世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然之境的追求。通过描绘道士的隐居生活和内心思考,诗词给人以一种宁静、超然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玉山东去不通州,万壑千岩隘上游。应会逐臣西望意,故教溪水只西流。

周郎既老曲不顾,自作吴音歌白苎。二三名胜能知音,伧翁得之嗟已暮。玩之在手一载读,愈见佳处心愈妒。君乎瘖休无复鸣,我宜如许他宜虑。乡曲豫章皆奇才,直上千尺已摧去。

四美持来野老家,灯前儿女自讙哗。匙抄天上神仙饭,瓶插人间富贵花。剡雪尚堪书茧纸,吴霜聊欲寄乌纱。今朝新雨无人迹,莫向门前机个夸。

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日脚阴晴屡,船身坐卧俱。溪山无入望,覊旅孰为娱。路识长安近,名非短策图。无迷蔡谟蟹,且觅季鹰鲈。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御前亲赐密云龙,讲罢分行帝在中。起揖坐尝还再拜,侍臣趋出辇还宫。

山城老稚竞攀辕,况复官曹辱后先。敢爱一樽追笑语,未妨五日作留连。天香国色酡颜去,渭北江东把臂前。已办明朝开煮酒,丝桐小置式微篇。

两堂云水尽分拏,王老师能验正邪。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此道未丧,知音可嘉。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炼石补天兮独贤女祸。赵州老,有生涯,草鞋头戴较些些。异中来也还明鉴,只个真金不混沙。

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

疆事须长算,朝家得实能。坐来酬万务,心地自虚凝。

访旧知俗非,好书与理近。气味既如此,况复少畦畛。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茈行。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醉把青荷当篛笠,乱披红芰作蓑衣。渔翁家在蓬瀛上,欲驾莲舟一叶归。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北阙书不上,南山田不归。朝暮陈州门,悠悠此何为。我老何所为,暖日聊差池。君听城上乌,哑哑端为谁。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林庐寄幽旷,墟落但烟霏。泽葵依废井,秋瓜生故篱。左右皆鹿场,水鸟终夜飞。我来岁云久,似与世相违。读书不闻道,聊复自娱嬉。浊酒虽不多,酌之亦忘饥。仲父虽云仁,树塞犹见非。小人固有分,俭陋乃其宜。原思坐鸣琴,允也百世师。

蓟北连极塞,塞色昼冥冥。战地骸骨满,长时风雨腥。沙河留不定,春草冻难青。万户封侯者,何谋静虏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