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三篇

孟郊篇什况咸池,夫子文章我所知。
岂特曹刘同品目,固将苏李是宗师。
语如转弹逢真赏,喻到鏖兵诧国棋。
所集若携归阙下,诸公应序盛山诗。

作品评述

《和前三篇》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孟郊的诗篇何等美妙,夫子的文章我所钦佩。不仅仅是曹操和刘备能被并列,确实应将苏洵和李觏奉为宗师。言辞如转弹一般得到真正的赞赏,比喻到了兵戈纷争之际国家上层的棋局。如果这些作品被采集起来带回朝廷,各位公卿应该按照次序来表达对这些山水诗的赞美。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对孟郊的诗篇以及夫子(指程颢)文章的赞美。他认为孟郊的诗篇非常出色,而夫子的文章则令他深感敬佩。苏颂不仅仅将曹操和刘备这两位杰出的人物并列,还将自己和李觏这两位才子奉为宗师。他用转弹来比喻言辞,表示这些作品能够得到真正的赏识,同时也暗喻国家的政治局势。苏颂希望这些诗篇能够被采集收藏,呈现给朝廷,让各位公卿按照次序来赞美这些山水诗作。

赏析:
苏颂在这首诗词中以孟郊的诗篇和夫子的文章为起点,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钦佩和赞美之情。他通过将曹操、刘备与苏洵、李觏并列,表达了对自己和李觏的自豪和自信,将他们视为同级别的宗师。通过转弹的比喻,苏颂强调了言辞的才华和魅力,以及这些作品能够在混乱的时代中引起真正的赏识。最后,他希望这些作品能够被采集收藏,并呈现给朝廷,期望各位公卿能够按照次序来欣赏和赞美这些山水诗作。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颂对孟郊和夫子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己和李觏的自豪。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意象,他表达了对言辞才华和作品价值的认可,并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收藏。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乐天尝日浔阳渚,舟中曾遇商人妇。坐间因感琵琶声,为托微词写深诉。因重佳人难再得,故言何必曾相识。今日相逢相识人,青衫拭泪应无极。我因从官临川去,豫章城下风帆驻。续有翩翩画舸来,斜阳共系垂杨树。绿窗相近未多时,红帘半动闻私语。认得舟中是故人,从人来自韶阳路。

明明佛敕曹溪是,曹溪一滴周天备。法身澄济润古今,飞空著地谁知贵。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穀似之。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交交桑扈,率场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坐,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当时一顾生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重轩瘦立曲栏头,岛屿青微冷枕流。望眼解随沙水转,赏心真与岸云浮。平分野色连延屋,点破江光相趁舟。般若空宗深得义,森罗元不碍人休。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元和天子圣,玉烛万方同。乾坤一澄霁,草木皆春融。臣度再稽首,臣愬三鞠躬。一雪洗蔡州,敢有贪天功。

天公逞巧逐时新,戏把乾坤作烂银。净压边尘无战马,寒持使节有诗人。夜长霜月争催晓,年近江山逼放春。归寿高堂先一醉,称觞汉殿及嘉辰。

不须细细说行藏,四十年来梦一场。我得放归心已足,君能勇退道尤光。閒中倍觉林泉好,闹里谁知日月长。我已与君成二老,更将一节起吾乡。

君如春柳我如松,晚岁重逢意愈通。日日公余搜理窟,时时史暇乐谈丛。友朋罕有心相照,兄弟惟应姓不同。此别未知何日见,掺祛无语对西风。

终年无客到,辜负此林丘。所以扶筇者,常为竟日游。云将心共远,天与水争秋。正尔沉吟处,斜阳不可留。

草木虽无知,叶落能粪本。荣枯递乘除,苗实自穮蓘。东湖百顷莲,夏日傲赵盾。州家浚河渠,狝薙甚耘垦。长身万柄荷,髦梗付锸畚。寒烟熨青镜,时有白浪辊。水解毓仙骨,根着泉源混。外乾乃中腴,下益宁上损。淤泥胎玲珑,多节窍浑沌。园丁亦善没,擘波沸鲂鳟。象株忽仰浮,登岸

孤舟路渐赊,时见碧桃花。溪雨滩声急,岩风树势斜。猕猴悬弱柳,鸂鶒睡横楂。谩向仙林宿,无人识阮家。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干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官柳三千詑蜀州,天涯流浪得重游。苦无东阁梅花句,小为西湖竹色留。

好趁西风理钓舟,半生书剑两悠悠。凭高有恨无人识,空负关河万里秋。

南越尉佗国,罗池子厚神。桂林驱传远,芸阁解嘲频。行橐黄金满,归程皂盖新。一麾愁度岭,五彩喜宁亲。薏苡偏防疾,蒲卢善化人。蓬山直庐在,几砚日生尘。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滂霈一雨洗乾坤,肤寸而合山中云。又不见疾雷契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峰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祗今岁杪雪霜馀,得向岩前自卷舒。等閒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

携手共惜芳菲节,莺啼锦花满城阙。行乐逶迤念容色,色衰只恐君恩歇。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