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杖上一瓢春酝,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
丹光潋滟泛琼华。
天地氤氲相射。

作品评述

《西江月·杖上一瓢春酝》是元代作家侯善渊的一首诗词。以下为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杖上一瓢春酝,
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
玉炉炼就黄芽。
丹光潋滟泛琼华。
天地氤氲相射。

诗意:
诗词以描绘一个精神高度专注于修行的人物为主线。诗中通过酒、镜、炉、鼎等象征物,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渴望。诗人借助这些象征物,表现出自己在半夜里专注修行的情景,以及通过修行获得的瑰丽奇妙的体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古人修行为题材,通过描写象征物的场景和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首句“杖上一瓢春酝”中的“杖”和“瓢”暗示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所倚仗的道具,而“春酝”则象征了修行所获得的精神享受。接着,“匣中三尺**”指的是镜子,用来镇妖邪,表明作者通过修行获得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下一句“眉间宝鉴镇妖邪”进一步强调了作者通过修行获得的心灵的明净和宁静。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坐守修行的场景,“坐守更深半夜”,表现了作者专注修行的决心和毅力。

后两句描述了修行所带来的神奇景象。“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以炼丹的意象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修炼而获得的精神升华。最后两句“丹光潋滟泛琼华,天地氤氲相射”则以华丽的词藻形容了修行者达到的境界,描绘了修行的光明和智慧。

整首诗词通过对象征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修行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构建出了一个瑰丽奇妙的修行场景,展示了元代诗人侯善渊的才华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

诗词推荐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西江月

莲塘馆东初日明,莲塘馆西行人行。隔林啼鸟似相应,当路好花疑有情。一梦不须追往事,数杯犹可慰劳生。莫言来去只如此,君看鬓边霜几茎。

西江月

乱山深处小溪隈,夏木阴阴水半回。风岸欹斜对青竹,雨枝低重弄黄梅。浓愁难办新诗语,吉耗聊倾浊酒杯。戏彩老人须强饭,玉钩才吐即归来。

西江月

先友凋零风义衰,绣衣躧履荷深知。未乾荐墨俄闻谪,欲寄邮书忽报危。赋就徒能感知己,樽前犹忆细论诗。白珪一玷身难赎,痛哭须陈吊屈辞。

西江月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西江月

总角嬉游处,重来转盼然。溪山犹昨日,朋友尽中年。旧话逢人说,新诗为客传。唤回风雨梦,犹记北窗眠。

西江月

惨惨西风。人与两州俱不见,一江残照落霞红。舻声中。汀花萍草六朝空。人向赏心增远恨,闲云犹绕建康宫。古今同。

西江月

魁阀分根异,充然秀气储。少年古心貌,危世旧诗书。鵩怪来何早,熊祥梦竟虚。遥知蕙帐下,昼哭痛何如。

西江月

近之不逊,远这则怨。无义无情,可贵可贱。一年一度雪深冤。毕交无人是的传。

西江月

少师名德振鵷鸾,孙子何为短羽翰。不使功名藏竹间,宜留文字後人看。六丁取去嗟韩第,七子亡来恨建安。赖有上公曾塔葬,多情无用涕丸澜。

西江月

闻说到扬州,吹箫忆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西江月

偶坐松根送落晖,竹风零露湿人衣。乱萤点水只自照,宿鸟赴林犹并飞。玉塔微澜秋月吐,澄江净练夜潮归。好山不负平生约,故傍吾庐翠作围。

西江月

骚雅去已久,宫体争哇淫。洛阳风一变,枳性随人心。乡关思萧瑟,作赋哀江南。调入金钗臂,亡国有余音。

西江月

一月山行意未厌,晚晴仍对雨纖纖。回思浪涌涛翻际,宁有于今安且恬。

西江月

九十九峰矗天起,家在前峰夕阳里。蛮徭虎豹断行人,小市寒城净如水。驩传有客闯然来,{左扌右监}衣视之吾兄子。云从诸侯贡,往备天子使。来时吾父为我言,女之靖州问安否。靖州苦好修,女从得师友。世方白首声利场,父诏承乃如此。柳阴花影春风香,喜极无言澹相对。家学既尔殊

西江月

故子虽即位,自不愿为官。天下事已定,山中人可闲。一丝江月色,千古客星寒。捷径终南士,闻风定报然。

西江月

泻月江当户,编茅屋背崖。久贫难养气,独酌且开怀。雪水喧唯土,天风破楚霾。鞭春明日早,环佩想尧阶。

西江月

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人生七十尚为稀。况是钓璜新岁。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天教眉寿过期颐。常对风光沈醉。

西江月

晓日银台再上书,相君何日奏丹涂。紫皇有意怜衰老,乞与扬州第五符。

西江月

交游星散尽,之子复南行。惜别悲杨柳,相思寄杜蘅。好山须驻锡,恶路莫贪程。近得湘中信,湘中寇未平。

西江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