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修窗前芦

修修窗前芦,孤瘦倚青玉。
心虚知夜凉,风叶乱相触。
使我入幽梦,如在江湖宿。
方兹困炎曦,爱尔眼中绿。
奈何柔脆姿,行犯秋气肃。
霏霏霜露中,菱荷等摧覆。
大抵无劲节,不及岁寒竹。

作品评述

诗词:《修修窗前芦》

修修窗前芦,
孤瘦倚青玉。
心虚知夜凉,
风叶乱相触。

使我入幽梦,
如在江湖宿。
方兹困炎曦,
爱尔眼中绿。

奈何柔脆姿,
行犯秋气肃。
霏霏霜露中,
菱荷等摧覆。

大抵无劲节,
不及岁寒竹。

中文译文:
修修窗前的芦苇,
孤瘦地依靠在青玉上。
心虚地感知夜晚的凉意,
风吹使得叶子相互触碰。

让我进入幽梦之中,
仿佛在江湖上过夜。
此时陷入炎热的烈阳之中,
爱慕你眼中的清绿。

然而,它是如此柔弱易折,
行动违抗了肃杀的秋气。
零零落落在霜露之间,
菱荷等植物把它们摧毁。

总的来说,它没有坚韧的节节,
无法与严寒的竹子相比。

诗意与赏析:
《修修窗前芦》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创作的作品。诗中以芦苇为主题,描绘了芦苇在窗前的景象,并通过芦苇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篇以修修窗前的芦苇为景,表达了芦苇孤瘦的形象,倚靠在青玉窗前。这种孤瘦的形象与诗人内心的虚弱感相呼应。诗人心虚地感知到夜晚的凉意,风吹使得芦叶相互触碰,增加了诗中的动感与生动感。

接下来,诗人将自己比作进入幽梦之中,在江湖上过夜的人,展现了一种离群独处和思考人生的意境。当他陷入炎热的太阳下时,爱慕的对象的眼中却有一片清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然而,芦苇的柔脆姿态使其行动违抗了肃杀的秋气,容易受到风霜的侵袭。零落的芦叶在霜露中摧毁,而与之相比,坚韧的竹子能够经受住岁寒的考验。通过对芦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坚韧与生命力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芦苇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孤独、虚弱与思考的意境。芦苇作为一种柔弱的植物,与环境的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也通过芦苇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年来岂复为秋悲,静里端能阅化机。风引饥乌将子下,雨催群蚁运粮归。略无车马闲尤好,粗有诗书家亦肥。更得干戈渐衰息,不辞长采首山薇。

巨浸连空阔,危楼在杳冥。稍分巴子国,欲近老人星。昏旦呈新候,川原按旧经。地图封七泽,天限锁重扃。万象皆归掌,三光岂遁形。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落照金成柱,馀霞翠拥屏。夜光疑汉曲,寒韵辨湘灵。山晚云常碧,湖春草遍青。轩黄曾举乐,范蠡几扬舲.有客初留鹢,贪程

白鹤南翔何日返,香云不断春风转。屋为鳞次枕江安,江作蛇行到门远。的的明灯金殿寒,沉沉复道长廊晚。老翁矍铄皓须眉,爱客将迎笑盈面。自言天监拓基来,食指数千犹共饭。断碑壁下试摩挲,龟趺剥落埋荒藓。茫茫往事比寒潮,苍烟落日愁难遣。就中何处惬深游,玉甃清池开别院。

白马金鞍游冶郎,醉携红袖上梅冈。银钿金雁春风里,指点江山坐夕阳。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应俗敢辞疾,冲风宁小驱。聊为一日役,不惮百金躯。雪路无行迹,冰枝有落乌。寒门闭萧瑟,穷里听唏吁。

夕风轻颺一池香,遥为荷花泛短航。俗子几曾贪韵胜,閒人赢和放清狂。幽栖野鹤林松黑,乱扑流萤水叶凉。会取渭川当日意,不钭终老俟周王。

冰至人犹玩,波颓力不支。摇摇路旁梗,炯炯日中葵。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竟摇天老眼,畀以宁馨儿。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野赛俚偏竞,村春静不哗。黍嬴偿酿肆,禾早妒邻家。庐样偷蜗小,篱身趁竹斜。来辰知不雨,日脚剩红霞。

为有心中事,琴音自不和。礼虽弗敢过,哀若未忘何。

出岫本无心,云在意亦在。松桧无高枝,舒卷何所碍。

心尽玉皇恩已远,迹留江郡宦应孤。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瘴鬼翻能念直心,五年相遇不相侵。目前唯有思君病,无底沧溟未是深。

袅袅枯藤浅绛葩,夤缘直上照残霞。老僧不作依附想,将谓青松自有花。

亲风庐山面目来,翻经台上月轮开。山间长物浑无用,多斫云根入蜀栽。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轻镳相逐。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幽欢难卜。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争解恁麽道,五更鸡唱家林晓。争肯恁麽道,千年鹤与雪松老。宝鉴澄明验正偏,玉机转侧看兼到。门风大振兮规步绵绵,父子变通兮声光浩浩。

青门珮兰客,淮水誓风流。名在乡书贡,心期月殿游。平沙大河急,细雨二陵秋。感此添离恨,年光不少留。

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