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禹力顺而东,汉防筑其陬。
完坏非一日,利害经千秋。
主印无切责,治水莫轻谋。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樽酒与歌舞,上客共优游。

作品评述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别柳秘丞,他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
告诉他现在魏都已经离去,听我愿望少休。
战马停息,牧场草木静谧,
人民痛苦,黄河水流滚滚。
浑浑噩噩地流向西极,
奋奋不息地进入九州。
自古以来,水患一直是个大问题,
如今成了疮疣困扰着我们。
禹王用尽力量顺流而东,
汉朝修筑堤坝来防范洪水。
完善和破坏不是一天之功,
利害关系经历了千秋岁月。
治理水患没有轻松的策略,
治水需要谨慎的计划。
府公在山西种植,
他的地位已经高贵如通侯。
我们共享着美酒和歌舞,
上客们一同欢乐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柳秘丞为主题,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水患问题的关注。诗人通过描绘黄河水流滚滚、人民苦于水患的景象,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治理水患的呼吁。诗中提到了禹王和汉朝的治水事迹,强调了治理水患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诗人还提到了府公的地位和享受美酒歌舞的场景,展示了社会上层的优越生活。

整首诗词以平仄工整的七言绝句形式呈现,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水患问题的描绘和对治理水患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词既具有时代特色,又蕴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上到瑶峰第几间,御风骑气渺人寰。天高陡觉星辰近,地迥偏饶日月间。去海茫茫疑十里,望州隐隐见三山。

九星台下煎茶别,五老峰头觅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枝上啼鸦巢欲成,晴檐向日乳鸠鸣。可怜霜雪余威尽,春草无名著处生。

忽看年又尽,更问夜如何。宦拙青云远,心危白发多。物情怜岁序,世路足风波。沧洲终有托,吾道未蹉跎。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惊飙撼庭树,秋气惨悲凉。玄鸟已远逝,群鸿亦南翔。幽人抱遐思,揽衣起徬徨。念昔少壮日,志轻杜与房。淹留竟何成,鬓发倏已苍。平津为汉辅,汲生老淮阳。感彼积薪叹,凄然令心伤。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手写八诗寄,耳聋三日惊。何须论句法,年自让吾兄。

退身何所食,败力不能闲。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众听喜巴唱,独醒愁楚颜。日暮静归时,幽幽扣松关。

一生讨头不见,二生骨露皮穿。三生造成地狱,全身活陷黄泉,七十二峰俱坐断,口吞佛祖在机先。

我乏青云称,君无买笑金。虚传南国貌,争奈五陵心。桂席尘瑶珮,琼炉烬水沉。凝魂空荐梦,低耳悔听琴。月落珠帘卷,春寒锦幕深。谁家楼上笛,何处月明砧。兰径飞蝴蝶,筠笼语翠襟。和簪抛凤髻,将泪入鸳衾。的的新添恨,迢迢绝好音。文园终病渴,休咏白头吟。绿树莺莺语,平江

霜纨如月胜吴纱,仿佛蟾宫路未赊。涤暑自宜斟瑞露,凭虚谁肯乞飞霞。荒城蔓草生萤火,古濑西风起浪花。梦里仇山归未得,竹篱茅屋趁溪斜。

出入宫闱侍从官,再过林下信温颜。朝天驻足因临水,驰馹迴头入望山。捧诏正当趋杜殿,寄诗那忽到松关。老来诗思尤枯竭,莫怪阳春不旋还。

春来濯濯江边柳,秋後离离湖上花。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

功德河沙七宝池,可如甘露降三危。钟山一滴曹溪水,好及萧郎索蜜时。

野屋藏春树,江堤倚暮花。买鱼留楚客,沽酒问吴娃。

黄屋南巡去不回,乾坤举目是尘埃。风轻山鸟犹啼恨,露重园花亦溅哀。只影独看西日落,满城争喜北人来。先生莫为浮云动,忧国双眉皱未开。

桃李郊扉静,东风拂面柔。偶陪连骑客,来作探春游。斜日池边树,轻云城上楼。不须花艳动,一醉且淹留。

屠苏醴酒盈金斝,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

回灯正衣裳,出户星未稀。堂前候姑起,环珮生晨辉。暗池光幂zx,密树花葳蕤。九城钟漏绝,遥听直郎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