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中秋不见月诗》
拼音和注音
biàn yù mén luó shàng tiān zhù , jiǔ xiāo fēng lù kǒng nán jì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柱: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
上天:1.天空,天上。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3.前一天或前几天。
九霄:(名)指极高的天空:直冲~|~云外。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原诗
一年明月中秋好,万里长空此夜阴。
雨晕青灯昏远思,虫鸣黄叶乱乡心。
见愁盗贼氛犹恶,莫怪乾坤气尚淫。
便欲扪萝上天柱,九霄风露恐难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