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亭憩暑

水落石涧鸣,中含太古音。
安得微妙人,写入朱弦琴。
六月天不雨,赤日云无阴。
道人憩其侧,脱巾卧青林。
好风松上来,聊复披吾襟。
朱炎拆厚地,晴岚冒高岑。
愿分一勺泉,为民作甘霖。

作品评述

《清音亭憩暑》是宋代徐冲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音亭憩暑》

水落石涧鸣,中含太古音。
安得微妙人,写入朱弦琴。
六月天不雨,赤日云无阴。
道人憩其侧,脱巾卧青林。
好风松上来,聊复披吾襟。
朱炎拆厚地,晴岚冒高岑。
愿分一勺泉,为民作甘霖。

译文:
瀑布水落在石涧中回响,其中蕴含着古老的音韵。
我希望能遇到一位精妙的人,将这音韵写入红绳琴中。
六月的天空没有雨水,红日高悬云中无阴影。
一位道士靠在一侧休息,脱下巾帽躺在青翠的林中。
凉爽的风从松树上吹来,我不禁敞开胸怀。
红日照亮了大地,晴空中弥漫着高山的云雾。
我愿意分一勺泉水,为人民带来甘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和甘霖的渴望,同时借景抒发了自己的心情。

诗的开篇以水落在石涧中的回响描绘了景物的声音,其中蕴含着太古的音韵,给人一种古朴悠远的感觉。诗人希望能遇到一位精妙的人,将这古老的音韵写入红绳琴中,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诗人描述了六月天空的景象,没有雨水,红日高悬,云中无阴影。这里展示了夏日的酷热和干旱,给人以炎热的感觉。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种炎热的感受上,而是通过描写一位道士脱下巾帽,靠在一侧休息,躺在青翠的林中,展现了一种凉爽和宁静的氛围。这种对凉爽的渴望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宁静和舒适环境的追求。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他希望好风从松树上吹来,抚平内心的不安和焦躁,愿意分一勺泉水,为人民带来甘霖,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怀和祝福,并希望能为人民带来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对清凉、宁静和甘霖的渴望,并表达了对音乐艺术和人民福祉的向往和祝愿。这种对自然和人民的关怀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民的情感表达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意象的对比,通过描绘瀑布、红日、道士和松树等元素,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干旱以及诗人对清凉和甘霖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清凉和舒适的氛围。

诗词推荐

弟胡为自专,宴客数朝连。敢越庖中俎,甘安肋上拳。满腔虚醉饱,一段恶姻缘。事过姑休问,风流记剡川。

明皇昔御极,神圣垂耿光。沈机发雷电,逸躅陵尧汤。西覃积石山,北至穷发乡。四凶有獬豸,一臂无螳螂。婵娟得神艳,郁烈闻国香。紫绦鸣羯鼓,玉管吹霓裳。禄山未封侯,林甫才为郎。昭融廓日月,妥帖安纪纲。群生到寿域,百辟趋明堂。四海正夷宴,一尘不飞扬。天子自犹豫,侍臣

岂独爱民兼爱客,不唯能饮又能文。白蘋洲上春传语,柳使君输杨使君。

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

壁山老守似僧家,无酒无歌度岁华。

漫漫村塘水没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住扁舟问酒家。

倦马投孤驿,一峰青压门。萧条秋浦路,荒陋夜郎村。地瘴霜常薄,林深日易昏。百年常作客,排闷近清樽。

遣信邀邻父,随宜具小餐。草燔豚肉美,瓮压酒醅浑。易致商山皓,难招楚泽魂。嗟予亦衰矣,心事与谁论?

富贵把手,贫贱掣肘。贫贱把手,富贵掣肘。金石之交,死且不朽。市井之交,自难长久。

玉堂昼永暑风微,蔌蔌飞花落小池。徒倚幽栏凭问讯,夏莺飞出万年枝。

谁家一树铁斜欹,的皪疏花出短篱。黄叶久随风卷地,幽姿当与雪同时。白头朔漠穷苏武,瘦骨西山饿伯夷。三嗅清芬一杯水,徘徊无语笑掀眉。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蕃使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万里锄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越女为驱虏,朝来揽镜慵。欲梳新堕马,忍□□□□。

千林凉叶颤秋声,前庭后庭新月明。聚头举酒固自乐,秉烛游园聊适情。此去寒衾仙骨冷,可堪清夜泪珠倾。人生聚散浑无据,相约同游白玉京。

洒落陶彭泽,风流陈太丘。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宴荣陪御席,话密近龙章。吟步彤庭月,眠分玉署凉。欲黏朱绂重,频草白麻忙。笔力将群吏,人情在致唐。万方瞻仰处,晨夕面吾皇。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年少逢春喜欲狂,长年心事易凄凉。胸中不可无今古,坐阅陈编自炷香。

珠襦玉匣出昭陵,杜宇斜阳不可听。千树桃花万条柳,六桥无地种冬青。

隼旟归洛知何日,鹤驾还嵩莫过春。惆怅香山云水冷,明朝便是独游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