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事

去年花下把金卮,曾赋杨花数句诗。
回首朱门闭荒草,如今愁到牡丹时。

作品评述

《忆事》是唐代吴融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的失望之情。

中文译文:
去年在花下举起金酒杯,曾经赋诗描写杨花的美丽。
回首朱门,却已经荒芜成草丛,如今我愁苦至牡丹开放的时刻。

诗意:
诗词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失望和愁苦之情。诗中“去年花下把金卮”一句描述了作者曾经在美丽的花下喝酒,并且以此为题写了一首杨花的诗。然而,当他回首朱门时,却发现曾经繁华的地方已经荒芜成了一片草丛。这让他感到悲伤和无奈,他的愁闷愈发被苦涩覆盖。他感叹自己的现状,从而表达了对过去和现实的失望,同时也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忆事》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的怀念和对现时境况的不满。前两句通过花下举起金杯和赋诗描写美丽的杨花,勾起了读者的回忆,诗人通过描绘繁荣的景象来衬托诗中的凄凉之情。后两句则描绘了朱门荒凉、牡丹开放的对比,寓意着过去的繁华已逝,现实却带来了更多的忧愁。整首诗构思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传达了诗人悲凉的心情。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种橙夹阶生得地,细叶隔帘见双翠。抽条向长未及肩,泉水绕根日三四。青青何必楚人家,带雨凝烟新著花。永愿香炉洒甘露,夕阳时映东枝斜。南庭黄竹尔不敌,借问何时堪挂锡。

老师

少时好睡常不足,上事亲尊日拘束。夜吟朝诵无暂休,目胔生疮臂消肉。今踰四十无所闻,又况丧妻仍独宿。虚堂净扫焚清香,安寝都忘世间欲。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叶落夜雨声满阶,雪下晓寒低压屋。四时自得兴味佳,岂必锵金与鸣玉。万事易厌此不厌,真可养恬无夭促。

老师

珠馆冯夷室,灵鲛信所潜。幽闲云碧牖,滉漾水精帘。机动龙梭跃,丝萦藕淬添。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透手击吴练,凝冰笑越缣。无因听札札,空想濯纤纤。

老师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老师

我虽甓社居,有田不濒湖。漫漫湖水长,奈此田中佑。携文客边侯,劣可输残租。黧瘁不识饱,愧尔耕田夫。

老师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老师

凄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老师

举世谁能与事期,解携多是正欢时。人间不遣有名利,陌上始应无别离。晚渡待船愁立久,乱山投店独行迟。我今漂泊还如此,江剑相逢亦未知。

老师

年来百念如灰冷,何物关心搅睡眠。奠枕不容安丙夜,乘轺端复类丁年。曲中谁辨齁齁趣,梦裹难成栩栩然。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

老师

六尘虽幻相,能令真性裂。何名出世心,但不随分别。

老师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老师

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老师

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禅。高月穿松径,残阳过水田。诗从宿世悟,法为本师传。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

老师

回舟望见雪来时,此兴山队不与知。天上白衣殊变化,人间臭腐正神奇。

老师

何代奇工碾玉英,细髯纤角尽雕成。烟乾雾悄君心苦,风雨长随一掷声。

老师

司道染泥沙,佛祖生冤家。新半山为甚烧香礼拜,明珠绝纇,皓玉无瑕。

老师

山空水绕篱,几日此栖迟。采菊频秋醉,留僧拟夜棋。桂阴生野菌,石缝结寒澌。更喜连幽洞,唯君与我知。

老师

玉女裁花撒碎琼,寒威凛凛压山屏,消残犹自衒天巧,点缀裙腰一半青。

老师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老师

楼面自东如择对,景随楼面若相会。眼前献状有龙头,脚底乘机可鹏背。从跻百里东风中,起望长安马首东。府寺有人能北事,乾坤无处不东风。

老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