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送潘君之安徽作宰二章(其一)》
拼音和注音
qūn xún wǒ shàng chí hái hǎi , shě wǒ xiān xíng wèi wǒ l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逡巡:(书)(动)徘徊不前;迟疑不决:~不前。
行为:(名)有意识表现出来的行动:~不轨|正义的~。
先行:(形)走在前面的:~者。②(动)预先进行:~通知。③(名)先行官,戏曲小说中指指挥先头部队的将官。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不信文章艰一第,误君经济又三年。
荡胸纵有须弥海,搔首难凭莽荡天。
与共蓟门今日尽,相逢陌上后期悬。
逡巡我尚迟还海,舍我先行为我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