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枕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
平素不须烦按抑,秦娥自解语如弦。

作品评述

《琴枕》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情闲处任君弹,
在宁静的地方,你尽情地弹奏琴曲,
You play the zither freely in a serene place,

幽梦来时与子眠。
在幽幽的梦中,与你共同入眠。
In tranquil dreams, we sleep together.

彭泽漫知琴上趣,
彭泽好像知道了琴曲的乐趣,
Pengze seems to understand the charm of the music,

邯郸深得枕中仙。
邯郸(地名)深深地领悟了枕头上的仙境。
Handan (a place) deeply comprehends the realm of the pillow.

试寻玉轸抛何处,
试着找寻那抛弃的玉轸(古代乐器的部分)去了哪里,
I try to find out where the discarded jade plectrum has gone,

闲唤香云在那边。
轻轻地呼唤着香云(古代乐器)在何方。
Softly calling for the fragrant clouds to come.

平素不须烦按抑,
平时不需要烦恼和抑制,
There is no need for worries and restraints,

秦娥自解语如弦。
秦娥自然地让音符如琴弦般自由流露。
Qin E naturally lets her voice flow freely like the strings of a zither.

这首诗词表达了自由与宁静的情感。苏轼通过描述在一个宁静的地方弹奏琴曲,与伴侣共同入梦的情景,表达了高情闲逸的心境。他提到彭泽和邯郸,暗示了这种琴曲的乐趣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所知道的,而是受到了其他地方的人的欣赏和理解。诗词的后半部分提到了玉轸和香云,这些都是古代乐器的部分,通过描绘这些音乐元素的遗失与呼唤,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寻找和追求自由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在平时的生活中,不需要过多的束缚和控制,音乐自然地流露出来,如同琴弦一般。整首诗词通过琴曲的意象,表达了自由、宁静和追求内心真实表达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灵隐门下,不犯之令。九十日中,头正尾正。衲僧路活,脚下生烟,老僧终不学云门索饭钱。

山深无行踪,蹊路土华长。白云忽飞来,令人起遐想。松间微风奏,石罅幽泉响。坐久怀抱空,悠然会清赏。在山虽无荣,出山有何好?清流混潢污,远志成小草。松柏本贞固,蒲柳易枯槁。扰扰路旁儿,知止不如鸟。白云开林峦,黑雾漫城郭。出门道路违,蠢蠢都不觉。游蚁上枯槎,归鸟

畲田过雨小溪浑,远近云峰互吐吞。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桂花香里寻僧寺,榕叶阴中掩县门。井税未输兵四后,心勤抚字且休论。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日把文书揖上官,恐将心事负儒冠。尘埃日月忙中度,学问工夫实处难。莺谷已成经岁别,鹪巢且向一枝安。绝怜对眼江南北,不得君山并马看。

堂堂日用妙无痕,才涉织毫即是尘。照水银蟾沉夜魄,恋花香蝶醉芳魂。

今日别交旧,街泥盈尺深。极知当作恶,追恨阙相寻。笑语关幽梦,江山入苦吟。新秋才一月,留句待清砧。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瘴疠家家一洗无,更欣余润沃焦枯。花壼夜冻先除水,衣焙朝寒久覆炉。松顶积高时自堕,竹枝压重欲相扶。云开正值春风早,却看晴光满九衢。

长松落落雪霜姿,欲往欲之我所思。剥啄始知摩诘病,推敲谁话贾僧诗。可羞吾事蚊虻等,坐失先生鸡黍期。细雨断云秋晚路,此情犹有菊花知。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一丈红蔷拥翠筠,罗窗不识绕街尘。峡中寻觅长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虚为错刀留远客,枉缘书札损文鳞。适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摇摇花,长安城南道。小草欣欣造物匀,三月来来野田好。女郎厌踏王孙园,出郊更觉春嫣然。五家蹙成锦绣谷,双鬟妙舞玳瑁筵。合欢扇裁七宝月,荫步盖簇空青天。分司自讼狂惊坐,拾遗劝我莫近前。此时摇摇绝低小,媚紫得映车閒钿。幸承踏歌罗袜暖,偶荷细摘春心怜。岂如黄土冈头

善颂堂下几生刍,{左牛右羊}{左牛右可}墓西千辆车。邑人清泪堕不已,食客行歌悲有余。家法新增小戴礼,生涯半用计然书。平生阴德知多少,势等岷峨报亦徐。

千门万户迷,伫立月华西。画戟晨光动,春松宿露低。主文亲玉扆,通籍入金闺。肯念从戎去,风沙事鼓鼙。

邯郸梦事岂关身?未熟黄粱迹已陈。输与乌衣老铃下,日中睡觉一颦伸。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闻君礼佛日千。浪说道繁华不值钱。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雪山上,

蟠桃一绽岁三千,仙传荒唐未必然。何似此花留巧石,有开无落更长年。

城晚舟回一水香,被花恼彻只颠狂。兰膏初上修蛾绿,粉汗微消半额黄。主客琅玕情烂熳,神仙冰雪戏迷藏。谁能载妓随波去,长醉佳人锦瑟傍。

慷慨添余思,交游忆可人。时危还有虑,愁重不知春。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黄公何所见?终不事嬴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