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韵答麟老

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
我方解墨绶,着身丘壑中。
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
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

作品评述

《用元韵答麟老》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登临倚木末,
从山顶俯瞰鱼龙宫。
我解下身上的墨绶,
穿梭在山谷之中。
轻盈地游走,
如飞舞的舄鞋驾驭风。
前瞻着凤山的尾巴,
老僧如同慵懒的融化。
在这里体会真实的境界,
超越形色,超越虚无。
嘲笑我穿着蜡屐行走,
却与娱乐的玩物无异。
宛如燕子栖身不出门,
心灵却在奇妙的高峰中徜徉。

这首诗以登山远眺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体验。诗人站在山的顶端,倚靠在树木上,俯瞰着宛如鱼龙宫的美丽景色。他脱下身上的墨绶,象征着解脱尘世的束缚,进入到山谷之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其中。

诗中的“飞舄可御风”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轻盈自如,如同飞翔的鞋舄驾驭着风。他向前展望,看到凤山的尾巴,这里象征着神秘而美丽的所在。然而,老僧却如同慵懒融化般的姿态,似乎对这美景已经麻木。在这里,诗人追求的是真实的境界,超越了形式和表象,超越了虚幻和空洞。

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嘲笑自己穿着蜡屐行走,与那些娱乐的玩物无异,暗示了自己与世间的欢愉和浮华相异。他比喻自己像燕子一样栖身在这里,虽然不出门,但内心却在奇妙的高峰中自由徜徉,体验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境界和对真实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意境,给人以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境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烟霞竹石松梅。更无数幽花陆续开。渐黄鸡啄黍,肥堪一著,浮蛆拍瓮,美可三杯。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青山好,

石田所无用,君独爱斯名。应为诗书种,免教人世争。秋风还自获,春雨不须耕。除是长沮辈,参知高隐情。

荐牍交车府,恩书下建章。轻轩辞瑞翟,危弁学神羊。祖酌方滋桂,行威欲犯霜。凤毛仍袭庆,鸡舌更含香。气郁翔龙阙,风清振鹭行。今朝洛民思,东陌盛壶浆。

当机突出鸭吞螺,奈此悬崖峭壁何。等是苏溪蹲坐处,且非苍桧影婆娑。

平时共语不成些,痴坐空雕藜苋肠。谁遣春风入牙颊,诗成忽带小山香。

贤愚不同道,用舍要知机。涉世有臧否,倚楼无是非。鸦分枯树立,雁逐断云飞。朝暮寻常事,何须叹落晖。

绣线图存陆晃遥,唐家花鸟棘针描。只愁玉面无入画,须是传神盛子昭。

南楼月转银河曙,玉箫又吹梅早。鹦鹉沙晴,葡萄水暖,一缕燕香清袅。瑶池春透。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玉关人下未老。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剑拂准清,槊横楚黛,雨洗一川烟草。印黄似斗。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沙路归来,金貂蝉翼小。

苹尾生薰梅作霖,葵心粲笑草明金。杓星指处老人现,弦月升时欢伯临。王母西池逢药喜,天孙斜汉有嘉音。宫槐又报黄消息,早擢丹枝媚彩襟。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

一年景象在春光,底事今年春反常。四十日来无点雨,二三月里却多霜。麦苗病燥饭亏料,桑叶死寒蚕绝粮。天下苍生不堪命,但看人事即阴阳。

寓世生同里,随方去有情。来为百年别,不惜片时程。斋鉢须勤供,经钟莫倦鸣。当来第三会,此界郤逢迎。

太史谈天术转灵,相看犹自眼青青。步占若上清台去,莫说江湖有客星。

故国巴山里,寒砧楚户边。上人名籍籍,剌史札翩翩。世有羞儒服,吾方厌俗缘。更须求愈辈,章句待磨研。

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

铨省承新渥,词垣访旧阴。颓波回万折,断岸立千寻。祗谓人犹已,那思昔异今。时清犹愤死,天地是知心。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似无还有暗香来,知是春风到早梅。一岁一番花似玉,老人见得几番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