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作品评述

洛阳女儿行翻译及注释

翻译
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
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
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
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
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
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
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
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注释
⑴洛阳女儿: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河中之水向东流,洛旧女儿名莫愁”语。
⑵才可:恰好。容颜:一作“颜容”。十五余:十五六岁。梁简文帝《怨歌行》:“十五颇有余。”
⑶良人:古代妻对夫的尊称。玉勒:玉饰的马衔。骢(cōng)马:青白色的马。
⑷脍(kuài)鲤鱼:切细的鲤鱼肉。脍:把鱼、肉切成薄片。
⑸罗帷:丝织的帘帐。七香车:旧注以为以七种香木为车。
⑹宝扇:古代贵妇出行时遮蔽之具,用鸟羽编成。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⑺狂夫:犹拙夫,古代妇女自称其夫的谦词,李白《捣衣篇》:“狂夫犹戍交河北。”
⑻剧:戏弄,意谓可轻视石崇。李白《长干行》:“拆花门前剧”。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豪富。
⑼怜:爱怜。碧玉:《乐府诗集》以为刘宋汝南王妾名。这里指洛阳女儿。
⑽“不惜”一句:《世说新语·侈汰》记,王恺以晋武帝所赐二尺珊瑚示石崇,崇以铁如意击之。王恺斥之,崇乃命人搬来三四尺高珊瑚六七枝偿还之。
⑾曙(shǔ):天明。九微灯:汉武帝供王母使用的灯,这里指平常的灯火。
⑿片片:指灯花。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⒀曾无:从无。理:温习。
⒁熏(xūn)香:用香料熏衣服。
⒂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平。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⒃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越,这里指今浙东。

洛阳女儿行赏析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给豪门阔少,便由贫贱之身一跃而为身价百倍的贵妇人,恃宠享乐。娇贵异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颜如玉,亦不免终生沦于贫贱境地。此诗所写,盖为此而发,而其所蕴含的意义却超越了诗中所写事实本身,从而使这首诗的诗意具有了很大约外延性。或谓伤君子不遇,或谓讥刺依附权贵的封建官僚,或谓慨叹人生贵贱的偶然性,都能讲得通。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之意。下面两句说她的丈夫骑着宝玉络头、毛色青白相间的高头大马,她的侍女为她献上满盈金盘的鲤鱼片。一为侧笔映衬,二为正面描写,一虚一买,“洛阳女儿”的身价和地位显示出来了。一个普通的小家女子,朝夕之间竟身价百倍,原因就是嫁给了一位颇有身份的“良人”。遇者则贵、不遇者则贩的人生感慨,暗暗含在其中。“画阁”以下四句,写“洛阳女儿”住在红桃绿柳竟相掩映的画阁朱楼,出门坐的是用罗帷遮护的七香车,回来的时候,用宝扇遮面,被接入九华帐里。至此,“洛阳女儿”的饮食起居已见一斑。“狂夫富贵在青春”到“不惜珊瑚持与人”,连续驱使典故,插入对其丈夫的描写;结构上照应上文“良人”一句,将诗意补足。其夫正当青春年华,身享荣华富贵,意气骄奢,甚于晋代巨富石崇;丈夫亲自教她跳舞,其怜爱之情,一如刘宋汝南王之干爱妾碧玉。“不惜珊瑚持与人”,用石崇与王恺斗富一事,将“良人”骄奢豪富之态现于纸上。这里所描写的是“狂夫”之相,但细玩诗意,却是借“狂夫”之相,以形“洛阳女儿”的娇贵之态,貌似游离实则还是为写“洛阳女儿”而驱使笔墨的。随后,顺接上面的“自怜碧玉亲教舞”句意,迤逦而下,正面描写“洛阳女儿”在九微灯约光晕里,在雕花的连环形窗下,通宵达旦,歌舞不休。这里特别点染了灯花燃尽而扑窗乱飞的一个细节,暗示“洛阳女儿”通宵沉醉于狂歌狂舞中,直到天亮,九微灯才熄灭,这里以九微灯入诗,无异是把“洛阳女儿”与王母同化为一体了,从而为“洛阳女儿”披上了一层高贵的外衣。其富贵之相,借典故婉然传出。“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写“洛阳女儿”戏乐已毕,无暇练习曲子;打扮好了,依炉熏香而坐。“坐”字,仿佛见其慵懒之态和空虚无聊的贵族生活。下面又拓开一层,写“洛阳女儿”出入贵戚之家,奔走权门之内,虽语不涉讽,但讽意存焉。

  诗的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诗人把笔锋猛地一转,描绘出一幅貌似孤立实则与上文融浃为一的越女浣纱的画面。美颇如玉的越国女子西施,在她未遇之时,身处贫贱地位,只好在江边漂洗罗纱。“谁怜”二字,一贯到底,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奔流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不遇者的深切同情。其中也不乏感愤不平之气。

  全诗描写了两种人物形象,一贵一贱,一奢靡,一穷困,各成独立的画面,却又相反相成地统一于全诗中。写法上,前一部分以繁笔铺张扬厉,穷形尽相;后一部分以简笔淡然点染,意到即止。一繁一简,繁简各宜。诗中有讽刺,有同情,有慨叹,而这又深深地隐蔽在文字背后。

洛阳女儿行简析

  此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可见是诗人早年得意之作。诗题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用以概指当时贵族女子。全诗写豪家女子无比娇贵逸乐的生活状况,从容颜之娇美、住宅之富丽、饮食之珍奇写到夫婿之豪奢、交游之高贵,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其中季伦,指晋代石崇,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赵李,指汉成帝后妃赵飞燕、武帝时李夫人,此代指皇亲贵戚。诗的最后两句猛然转折,以如玉越女江头浣纱作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突现主题,使前面的华丽描绘一下子变为对贵族生活乃至社会不公的冷峻批判,其蕴含思想之深度与批判之力度,在王维诗中甚为罕见。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蔚郁相门望,新书在所衔。昔随翁出宰,今见子封男。大录鹜行至,遗民马首参。击鲜良不恶,何日返槐庵。

乐府

剧暑不易摧,屡雨方肯低。晓行残月裹,秋意乃忽凄。习习风搅树,曳曳云山溪。伴我尘外躅,更有白鹭儿。节往四叙改,人老百虑非。策世竟莫售,勤身复奚为。徘徊发咏叹,苍茫度荒陂。且归煮香秔,解此腹中饥。

乐府

天门九重,荡荡开入。金支秀华,垂绅佩玦。或导或陪,率屐不越。注民耳目,四表胡悦。

乐府

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乐府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乐府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

乐府

湖上无书问老逋,冰霜岩壑迥清孤。二更月出天全白,转首春风是画图。

乐府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连畴稻正黄,冒野荞亦白。篱菊忽盈氢,山萸又堪摘。日月如过鸟,良辰敢虚掷。青猿颇会意,为我具短策。西风吹破帽,野兴在故屐。不惮登涉劳,远访巢居客。此客更可人,分我

乐府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石知水力倦半壁,锺作天一泓水行。到此欲小憩,後水忽至前水惊。分清裂白两泒出,跳珠跃雪双龙争。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安得好事者,

乐府

幽轩离纷华,惟有一丛竹。纤梢起余寒,紫笋散轻馥。擢干春雨余,挺节秋霜足。不知岁时改,守此娟娟绿。上有吟风蝉,空腹未尝食。翦伐非所辞,不受尘土辱。

乐府

何处桃花源,超然欲高举。永怀尘外游,遐契烟中侣。时从清夜闌,默探元化祖。寻幽得佳胜,将期结茅宇。任花五十犗,朅来向江渚。投竿鱼不食,归与浩莫御。遥岑下落日,薄云阁清雨。扬舲吴淞演,褰裳采芳杜。长歌去英淑,未卜重晤语。相期会有时,散发卧云屿。

乐府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乐府

万壑千岩景象开,登临未足又须回。凭师莫断松间路,秋月圆时弟子来。

乐府

瓣香杓杜老先生,文艺林中许乞盟。埽叶岩幽酌泉窦,可能续赋洞箫声。

乐府

阴崖冲雪寒肤裂,野路燃薪春意回。旋暖提壶倾浊酒,陶然绝胜夜堂杯。

乐府

远行车马出西城,风义相高一府倾。留幕经年叨主诺,邮亭终夕困飞觥。人烟数舍将归路,霜月三冬怆别情。政拙自惭无惠爱,尚凭河润慰群氓。

乐府

坐拥云根兴未涯,江楼时复梦归家。庭前一点梅初破,近日新添几个花。

乐府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乐府

整整平头七十春,两翁可是太陈陈。世间过眼无非故,唯有诗情老更新。

乐府

节序易推迁,行行感暮年。麦云黄冒陇,柳浪绿浮川。倦鸟犹知返,飘蓬最可怜。故乡无旧业,何计赋归田。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