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梧州二首

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他日一名香。

作品评述

《挽陈梧州二首》是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挽别陈梧州(一)
小室夷之筑,
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
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
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
他日一名香。

挽别陈梧州(二)
十载奔波尽,
谪居江上乡。
病身方到日,
忧国已无方。
浩气凌青史,
清名遗白杨。
定知廉吏传,
他日寿昌堂。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为了挽别陈梧州而作的,分为两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陈梧州的离别之情和对自己官职和名誉的期盼。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描绘了陈梧州的荒凉景象,暗示着他离开了这个地方。诗中提到的"小室夷之筑"和"荒州舜所藏"暗指陈梧州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与古代传说中夷人所建的小屋和舜帝所藏的荒地相对应。诗人自比为过冰檗(苦寒之地)和面带瘴茅(黄疸)的人,表达了他在陈梧州的艰辛和困苦。诗末提到"察使临阳子",表达了诗人希望陈梧州的官员能够关注百姓的艰辛,使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十年奔波的心路历程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人感慨自己宦途艰辛,但仍然坚守在江上的乡里。他病痛缠身,却仍然忧虑国家的兴衰得失。诗中提到的"浩气凌青史"和"清名遗白杨"表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廉洁名声能够流传于后世,成为传世名臣。末句再次提到"定知廉吏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传扬的期望,并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寿昌堂(长寿之地)的福祉。

赏析:
《挽陈梧州二首》通过对陈梧州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怀念和离别之情。诗人以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来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并表达了自己成为廉洁官员的愿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荒凉和艰苦的境况,突出了诗人对幸福生活和清廉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将自己的遭遇与古代时代的传说相对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

此外,诗词中的廉吏情结也是宋代文人的常见主题之一。诗人对廉洁官员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

总的来说,刘克庄的《挽陈梧州二首》通过对离别之情和对廉洁官员的期望的表达,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思考和反思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社会和个人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雨何关百里雷,天心端为众心回。閒时试向龙君觅,未必滂沱应手来。

道眼如如了色空,维摩方病散花中。杜陵有酒勤相觅,留竢清斋出梵宫。

闷见汉江流不息,悠悠漫漫竟何成。江流不语意相问,何事远来江上行。

故山渐近,念渊明归意,翛然谁论。归去来兮秋已老,松菊三径犹存。稚子欢迎,飘飘风袂,依约旧衡门。琴书萧散,更欣有酒盈尊。惆怅萍梗无根,天涯行已遍,空负田园。去矣何之窗户小,容膝聊倚南轩。倦鸟知还,晚云遥映,山气欲黄昏。此还真意,故应欲辨忘言。

吟袖衡云满笔端,马蹄霜迹破朝寒。据鞍何必须横槊,自有新诗似建安。

往年脱缝掖,接武仕关西。结绶腰章并,趋阶手板齐。仙山不用买,朋酒日相携。抵掌夸潭壑,忘情向组珪。事迁时既往,年长迹逾暌。何为青云器,犹嗟浊水泥。役牵方远别,道在或先迷。莫见良田晚,遭时亦杖藜。

雪里芬芳亦偶然,世人便谓占春前。饱知桃李俗到骨,何至与渠争著鞭。

麦倒桑折枝,山外花门过。牛亡主不归,妇去蚕未卧。在者哭空村,吞声谁敢大。盲晖隐空崖,惊尘飞暗堁。川逝痛陵迁,春深悲国破。可惜此良宵,月轮升紫磨。

蛮奴赤脚上皇州,卖尽奇珍跨白牛。贪著市朝人作市,又随歌舞上官楼。多意气,好风流,月冷珠帘挂玉钩。分明忘却来时路,百尺竿头辊绣毬。

攀云窈窕兮上跻悬峰,长路浩浩兮此去何从。水一曲兮肠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松槚邈已远,友于何日逢。况满室兮童稚,攒众虑于心胸。天高难诉兮远负明德,却望咸京兮挥涕龙钟。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颐神养气忘形。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我所思兮在医闾,欲往从之路崎岖。凄凄霜露临丘墟,鹿场町疃依吾庐。妻兮抱子愁独居,昨闻边关飞羽书。胡儿杀人如匹雏,将军敛兵不敢驱。思之不见心踌蹰。

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压架荼醾百万枝,月边花下更涟漪。三更比屋皆高枕,如此清凉弃不知。

西蜀东吴万里程,偶然相值两浮萍。黑头君已登三馆,白发吾方醉六经。夜幌论文灯耿耿,春堤把袖草青青。艅艎小别须回棹,不用阳关肠断听。

住近沈香浦,门前蕙草春。鸳鸯飞下柘枝新。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几时微步不生尘。来作维摩方丈、散花人。

六花飞舞势蹁跹,点缀寒林熊更妍。山险龙蛇盘鸟道,野平江海变畲田。人狂奔月非关夜,马健乘云别有天。况值白羊新酒熟,可能相就庆丰年。

斗粟可舂,尺布可缝。情深义重,山包海容。载笑载言,喜而欲舞。岂无他人,不如我父。

过辞二亲墓。振策陟长衢。

行年六十六,不去两般事。用诗赠真宰,以酒劝象帝。面未发酡颜,心先动和气。俯仰天地间,自知无所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