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

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
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作品评述

《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上琴书间鼎彝,
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
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
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
烂醉如泥竟未奇。
何处消除半日閒,
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
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
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
酒醒思之亦厚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园林景象,表现出诗人与张子范、子周兄弟共同游玩园池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堂上的琴书、鼎彝以及檐前的金鲫映衬冰池的景物,展示了园林初显花木的景象。衣冠的华丽和家世的高贵也透露出诗人和兄弟们的身份和地位。

诗人与张子范、子周兄弟相识已久,彼此都是难得的好友,共同追求着美好的事物。偶然来访的两位客人也各自能够作诗,一时间,诗思纷至沓来,让人陶醉其中。然而,即便烂醉如泥,这样的场景并不稀奇,似乎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已经习以为常。

诗人思索着如何消磨半日闲暇,他决定观赏朱砂和青碧色的夜晚,这种意境能够表达出他们在风尘之间的心境,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人相信,正是这种心境和情感能够使他们达到与水竹之间的境地。

这首诗还提到了孝友之道,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追求。诗人将自己与张子范、子周兄弟并列,表示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佳子弟,并在和平时期中崇尚着优秀的人物和湖山之美。

然而,诗人也坦诚地承认自己饮酒过量,导致诗作的质量有所下降。酒醒之后,他也深思熟虑,意识到自己的诗作并不完美,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审美和创作,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自信。

这首诗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园林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热爱。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惠山妆成要妆镜,惠泉那许东北流。

小园缭绕瞰沧湾,搜抉天藏不放閒。愧我笔端无锦绣,羡君胸次有江山。规模未出经营外,物象先归赋咏间。何日携筇来共醉,每於胜处一开颜。

日落洞庭波,吴娃荡桨过。道人吹铁笛,风浪夜来多。道人铁笛响,半入洞庭山。天风将一半,吹度白银湾。仙橘大如斗,浮之过洞庭。江妃浑未识,唤作楚王萍。海客报奇事,青天火瓮飞。明朝雷泽底,新有落星矶。网得珊瑚树,移栽玛瑙盆。夜来风雨横,龙气上珠根。海上双雷岛,浑如

尧舜相传自执中,一瓢赢得迈高风。白牛桥下沧浪水,应洗人间万古聋。

木犀过了诗憔悴。只有黄花开又未。秋风也不管人愁,到处相寻吹短袂。露滴碧觞谁共醉。肠断向来携手地。夜寒笺与月明看,未必月明知此意。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一室他乡远,空林暮景悬。正愁闻塞笛,独立见江船。巴蜀来多病,荆蛮去几年。应同王粲宅,留井岘山前。

郊外杏花坼,林间布谷鸣。原田春雨后,谿水夕流平。野老荷蓑至,和风吹草轻。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

若认诸空犹是妄,莫言众有便非真。今朝试遣木居士,问取头陀庵里人。

山侗一愿报师恩。物外生涯世罕闻。锻炼玉炉三涧雪,修完金鼎一溪云。蛟龙宜向火中溉,猛虎堪于水里焚。一粒神丹光透壁,不神神彩独超

海灵如许巧,龟贝点成纹。背负十三卦,旁分四六文。壳中藏勺水,身后管梳云。贵介诸公蜕,何因得似君。

身老太平间,身闲心更闲。非贵亦非贱,不饥兼不寒。有宾须置酒,无日不开颜。第一条平路,何人伴往还。

自为专房甚,匆匆有所伤。当时心已悔,彻夜手犹香。恨枕堆云髻,啼襟搵月黄。起来犹忍恶,剪破绣鸳鸯。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庙宇巍峨对古坟,将军英气宛如存。当进改行除民害,历代封功沐宠恩。虎穴云埋山寂寞,蛟溪波冷月黄昏。我来吊古追行乐,驻马花前酹一樽。

占君州土负沉痾,饱听溪山欸乃歌。季路漫传能折狱,阳城元自拙摧科。苟逃谴责恩波厚,更喜逢迎廪粟多。珍重老人分手意,认文何日再经过。

秧田多种八月白,草树初开九里香。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

银烛前头见楚莲,雪香轻袂掌中旋。章华台上春风起,一片杨花拂玳筵。

一夜添春雨,中衢长旧泥。屐黏忧折齿,马滑畏颠蹄。去啄从江鹤,相呼任竹鸡。朝来放朝请,始与逸人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