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

堂上琴书间鼎彝,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烂醉如泥竟未奇。
何处消除半日閒,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酒醒思之亦厚颜。

作品评述

《同伯几过张子范子周兄弟园池》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上琴书间鼎彝,
檐前金鲫映冰池。
园林花木初容见,
家世衣冠便可知。
熟识二难俱好事,
偶来两客各能诗。
一时触目多佳思,
烂醉如泥竟未奇。
何处消除半日閒,
看朱成碧夜扶还。
定知此意风尘表,
能致吾曹水竹间。
孝友门阑佳子弟,
承平人物旧湖山。
饮多过量成诗缓,
酒醒思之亦厚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园林景象,表现出诗人与张子范、子周兄弟共同游玩园池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堂上的琴书、鼎彝以及檐前的金鲫映衬冰池的景物,展示了园林初显花木的景象。衣冠的华丽和家世的高贵也透露出诗人和兄弟们的身份和地位。

诗人与张子范、子周兄弟相识已久,彼此都是难得的好友,共同追求着美好的事物。偶然来访的两位客人也各自能够作诗,一时间,诗思纷至沓来,让人陶醉其中。然而,即便烂醉如泥,这样的场景并不稀奇,似乎诗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已经习以为常。

诗人思索着如何消磨半日闲暇,他决定观赏朱砂和青碧色的夜晚,这种意境能够表达出他们在风尘之间的心境,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人相信,正是这种心境和情感能够使他们达到与水竹之间的境地。

这首诗还提到了孝友之道,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追求。诗人将自己与张子范、子周兄弟并列,表示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佳子弟,并在和平时期中崇尚着优秀的人物和湖山之美。

然而,诗人也坦诚地承认自己饮酒过量,导致诗作的质量有所下降。酒醒之后,他也深思熟虑,意识到自己的诗作并不完美,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审美和创作,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自信。

这首诗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园林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热爱。通过对园林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美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离沙漠。顿忘宁海军中阁。军中阁。我无回顾,志清天廓。虚无撮住堪丸药。虎龙哮吼从教恶。从教恶。劝人修道,救人崖落。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篠簜四时春。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吐水九龙天外来,捧足七莲从地发。点胸点肋独称尊,大口开张自矜伐。都卢住世七旬馀,四十九年瓷忉怛。赖有云门老破师,一棒当时要打杀。人人尽道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玉船潋灩酌鹅黄,菊欲残时抵死香。似与幽人为醉地,清笳声里一天霜。

君不见东方朔,避世金马门,侏儒倡郭同陆沉。滑稽突梯意已深,不如孙登闭口逃苏门。身犹孤凤无与邻,心知嵇生未识真。儿童读书闻入孝,遭时有用可以移于君。孔子系易辞,尊干而卑坤。耦耕未足问礼则,鸟兽固自群荆榛。孟尝声势,一旦消歇,冢上之牧良可悲。苟为贫贱不济物,身

八月钱塘江上水,风静浪平清澈底。夜半潮声带月来,沙头眠雁还惊起。何人一幅鹅溪绢,画出长江千万里。莫道波声静不闻,请君默坐聊倾耳。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精爽今如天,衣冠恨更深。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

花叶相遮相映。雨过翠明金润。折得一枝归,满路清香成阵。风韵。风韵。寄赠绮窗云鬓。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促促客行远,悠悠山路长。南归当六月。复值此骄阳。祝融秉炎火,清晓升扶桑。流焰缎地精,兀兀驰涧冈。篮与如入焙,坐席似探汤。晴瞳熨不醒,背汗雨洋洋。否闷几至死,忍渴尚徘徊。愿借万里云,蔚蔚排穹苍。护彼三足乌,潜行天中央。继之以冷风,淅淅吹衣裳。岂独一身轻,与物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下有厚地兮,上有苍旻。纵不吾知兮,吾心有神。金独何为兮至吾门,吾闭吾门兮省吾身。

少陵遗蹟瀼西东,端的高斋在此中。今日花枝弄烟雨,前时蔬甲卧霜风。根株移取他山翠,跗萼轮来别圃红。收拾阳春无尽藏,夔人端说两诗翁。

山僧不厌野,才子会须狂。何处销君兴,春风摆绿杨。

后生如蝟总能诗,骨弱瞳昏俗不治。忽似再生萧德藻,已应突过李之仪。扫红紫阵观黄落,悬万千钧系一丝。精刮洁磨犹未已,直须陶谢与同时。

一夜蛟龙怒虎烋,卧听檐溜不分交。拍天溪浦迷西极,万里耕耘尽业郊。蛙黾无舟乘野外,寒鸦不笠待林梢。要看杲杲东方白,鱼自清波燕自巢。

峭壁有云生怪石,晴空无雨洒飞泉。龙抛玉涧归金阙,鹿认桃源入洞天。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已穷阿合胜,更作咮轩游。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吾身元是幻,何物疆名愁?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