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龚鼎孳的《满江红(其二)》
拼音和注音
jiān bāi fú róng , lüè diǎn rǎn 、 fěn duī jīn c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芙蓉:(名)①荷花的别称,也叫芙蕖:出水~。②落叶灌木。花供观赏。也叫木芙蓉。
点染:(动)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比喻修饰文字:经过~,文字更加精练。
龚鼎孳
龚鼎孳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龚鼎孳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龚鼎孳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原诗
笺擘芙蓉,略点染、粉堆金簇。
仿佛是、雁排锦柱,龙吟豪竹。
长啸不除湖海气,清谈自带烟霞幅。
有东风、寒食汉宫诗,金闺读。花前饮,人如玉。
星下醉,天为烛。高歌吾老矣,空摩双目。
谁信倚风巴里调,换来一斛珍珠曲。
倩火攻、奇策更先登,难兄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