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

绝艺当如郢匠斤,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谿后,三折君须子细分。

作品评述

《次韵子都兄寄伯封论书》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绝艺当如郢匠斤,
家鸡野鹜漫分群。
山阴妙法羲传献,
江左名声薄继欣。
竞作墨猪无健骨,
谁知笔髓贵丰筋。
斯言举似秦谿后,
三折君须子细分。

诗词中文译文:
高超的技艺应当像郢匠的斤斧,
家中的鸡和野外的鹜自由地分群。
山阴传承着羲皇的妙法,
江左的声望却继续薄弱。
竞相创作的墨猪没有坚硬的骨骼,
谁知道笔的核心珍贵的是丰满的筋骨。
这样的言论举世罕见,就像秦谿之后,
在三番折断之中,君子应当仔细品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实而又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对才华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人通过比喻,将高超的技艺比作郢匠的斤斧,暗示了技艺的精湛和超凡的境界。接着,诗人引用家中的鸡和野外的鹜自由分群的景象,暗示了艺术的自由和天然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提到山阴传承了羲皇的妙法,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珍贵和继承的重要性。然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江左地区的名声薄弱,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中,艺术家的声望并不高,他们的才华和作品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和赞赏。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墨猪的形象,暗示了当时创作的境况。墨猪没有坚硬的骨骼,指代创作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内在的支撑。然而,诗人指出,真正珍贵的是笔的髓质,也就是创作的内在力量和才华,这是需要被认可和重视的。

最后,诗人通过引用秦谿之后的言论,表达了对创作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在三番折断之中,君子应当仔细品味,意味着创作需要经历困难和挫折,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诗人呼吁君子们要细致地分辨创作中的细微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艺术家的境遇和创作的困境,同时表达了对艺术家才华的赞美和对艺术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割云石棱铦,缠藤松骨槁。少华且未登,昌黎应绝倒。

得胸未必真槿奇,中雀未必有椒姿。男儿未必动鼎结,女子未必光门楣。吾今素发纷如丝,得此一笑春生眉。苍苍天道不我遗,独胜伯道全无儿。

把酒上河梁,送君灞陵道。去去不复返,古道生秋草。迢虎山河长,缥缈音书杳,愁结雨冥冥,情深天浩浩。人云松菊荒,不信桃李好。澹泊罗衣裳,容颜萎枯槁。不见镜中人,愁向镜中老。

议论今谁及,词章更可宗。三年依玉树,一别送尘容。尽日寻山寺,思君傍塞烽。五言何敢续,持用当缄封。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南同扫阴翳,快若诛神奸,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心间。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白鱼紫蟹早霜前,有酒何须问圣贤。上客远来工缓颊,双鬟为出小垂肩。新传大曲皆精绝,忽发狂言亦可怜。莫怪贫家少还往,自须先办买花钱。

秋来宇宙清,雨后山泽润。老农喜我归,时报丰年信。

读罢骚经手自抄,纫兰归计胜诛茅。新蚕食叶将成茧,旧燕衔泥旋补巢。菜老花随黄麦落,草长色兴绿杨交。一春过尽三之二,閒倚东风忆孟郊。

飞鸟遗音入翠林,转教柳外和莺吟。岩留云雨过朝暮,寺枕溪流亘古今。客过端阳欣采艾,僧嫌破衲懒缝针。杯中蒲酒休辞醉,目断青山骨远心。

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杀生非孝也,人未必云然。绝口杀害语,君看自小年。

一茎两茎华发生,千枝万枝梨花白。春色江南独未归,今朝又送还乡客。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寄声说与寻梅者,不在山边即水涯。又恐好枝为雪压,或生幽处被云遮。蜂黄涂额半含蕊,鹤膝翘空疏带花。此是寻梅端的处,折来须付与诗家。

看花不合在花间,外面看来锦一般。每一团花三丈许,红花团绕白花团。

万世衣裳脱介鳞,一祠宁足报恩深。长教天下江湖顺。始慰胼胝手足心。

自昔高阳里,尝推月旦评。华簪先德齿,朱绂羡恩荣。奴岂谋干树,金方笑满籯。有孙看鼎贵,钟庆验佳城。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华胥国土何时见,兜率天宫底处开。尽说今年寿宁节,一齐移入帝城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