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相公闻莺

华馆沈沈曙境清,伯劳初啭月微明。
不知台座宵吟久,犹向花窗惊梦声。

作品评述

《和武相公闻莺》是唐代皇甫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馆沈沈曙境清,
伯劳初啭月微明。
不知台座宵吟久,
犹向花窗惊梦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在华馆中欣赏着初升的朝阳。伯劳鸟初次啭鸣,月亮微微地显现出来。诗人不知道在高台上的人已经夜长时间地吟咏了,他的歌声依然传到花窗前,惊醒了梦中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色和声音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首先,诗中描述了华馆的氛围,暗示着这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华馆沈沈曙境清"中的"沈沈曙境清"暗示着黎明时分的宁静和清新。接着诗人提到了伯劳鸟的啭鸣和微明的月亮,这些是清晨的特征,也是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

然而,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诗人对宵夜吟咏的人的描写。他们的歌声传到了花窗前,打破了宁静的氛围,唤醒了沉浸在梦境中的人。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深入思考的感觉,暗示了人们心中的寂寞和迷茫。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艺术家的理解和对创作的敬佩,他们在寂静的夜晚长时间地吟咏,将自己的声音传播到远处。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艺术家的执着,同时也唤醒了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中的瞬间美好的感知。

诗词推荐

四围乔木尽儿孙,曾见吴宫几度春。若使当年成大厦,也应随例作灰尘。

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莲艳不如。却寄两条君令取,明年双引入中书。

铜彝深养玉肤肌,更着图书绕四围。千古离骚谁与续,袭人清韵自芳菲。

昔年山下结茅茨,村落重来野径移。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闲坐问归期。异藤遍树无空处,幽草缘溪少歇时。此景一抛吟欲老,可能文字圣朝知。

华藏有主人,百界转纤埃。主人顺唤客,低头不敢来。

三处分携跨两年,浮云生计本悠然。江山胜地端相待,大有东南未尽缘。

难得刘夫子,生平极爱予。有时吟好句,特地到贫居。远别宁无恨,平安莫问书。梦穿庭际菊,密叶过畦蔬。

一日不见山,胸次尘土积。老来志益壮,清游等畴昔。锺山草堂古,每恨身微翮。况是佳丽地,牛马风不隔。遑遑问征路,冉冉供吏役。渊明田可秫,肯为五斗易。石桥跨淮水,岐路由此析。俗驾何时回,为尔谢松菊。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争美少微高。应知司马来窥鼎,便学春人去种桃。海上音书断鸿雁,洞中吟啸伴猿猱。鹿裘谁识先生志,却把虚词倚伏滔。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东园蔬荠几衰长,望之何以辜斯盟。铿铿小节何足拘,大名当振声{雄隹换左谷}{雄隹换左谷}。旌旗不动剿胡种,屈伸一臂逾长城。淮甸既肃四海肃,丰功盛德应难名。了知八珍与藜苋,清闲富贵但等平。我罹劫火固无闷,公视昼锦不以荣。七佛承承竟何

穿凿须当二九深。甘泉自有应清吟。更祈治病名丹井,相称山侗普济心。人听劝,作知音。重阳妙趣好追寻。紫芝气焰生形象,碧眼真如上宝

城外升山寺,城中望宛然。及登无半日,欲到已经年。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秋毫得失关何事,总为平安书到迟。

春残留几日,越女笑蚕红。江尽愁何尽,床空梦不空。燕多知近海,蝶少为饶风。底事吟诗健,吟诗正待穷。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倘作家书寄哲儿,淮阴重话七年情。门前报有关山客,来听西斋夜雨声。

宝画光腾处,乔林更碧峦。权衡主人福,压尽世间官。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数声乌鹊。院宇寒萧索。杨柳梢头秋过却。无叶可供风落。可人犹有芙蕖。向人冷澹妆梳。云外征鸿过尽,夕阳依旧平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