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朝従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
目向幽人青,颜従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予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径山归来,径山的景色如此辽阔。不要从湖上返回,湖光碧绿波澜壮阔。我问那划船湖上的人,可比登山时的便鞋舒适?我心高远,厌倦朝市的喧嚣,离去远方忘却烦忧。我的目光注视着隐居的人们,他们的面色红润如浊醪。尘埃扬起解开了罗网,整个宇宙成为安宅。我油然而生一种无所追求的心境,这种意境有谁能够揣摩领悟呢?唉!我与离别已久,想要前往却徒劳反向。留在此地又有何意义,只空悔于突然陷入黑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游历径山并在湖上逗留的情景,抒发了他对清幽退隐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繁忙的厌倦之情。

诗中首先表现了径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苏辙不愿从湖上返回的意愿,湖光碧绿波澜壮阔,给人一种宽广开阔之感。接着,苏辙对划船的人进行了质问,暗示了他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与登山相比,湖上划船的轻松自在更符合他的心境。

诗中的"高怀厌朝市"表达了苏辙对喧嚣尘世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离去远方,忘却烦忧,心怀远大的抱负和宁静的心境。他凝望着隐居的人们,他们的面色红润如浊醪,这里的浊醪可以理解为健康和纯朴之意,与他内心的向往相符。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苏辙的心境转变。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表达了他摆脱尘世纷扰的渴望,希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居所。他化身为一种无所追求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然而,诗末的几句却流露出一丝失望和困惑,他与离别已久,却发现前往的道路被阻碍,感到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线,通过对径山和湖光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痴迷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净和内心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苏辙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繁忙的厌倦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功名的过程中可能迷失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意境高远,抒发了苏辙的个人情感和哲思,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帝锡公侯,更高_前绩。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不须更共春葩竞,留取青青待岁寒。

芦洲晚净。雨罢江如镜。属玉双飞栖不定。数点晚来烟艇。梦回满眼凄凉。一成无奈思量。舟在绿杨堤下,蝉嘶欲尽斜阳。

晨兴秋色已凄凄,咿喔犹闻隔浦鸡。说与膺门谢来客,要乘微雨理蔬畦。

佛身光明了无垢,性水清净常不浑。降生沐浴吉祥事,要以大开功德门。哆哆和和增口业,胶胶缀缀添尘结。大家净洗佛浑身,彻底洞然明皎洁。长时诸佛洗我身,令日众僧洗我佛。

霜日晶荧水尚肥,顺风一舸送将归。黄花笑我犹寄俗,得似渊明勇拂衣。

啜尽庐仝七碗。方把赵州呼唤。烹碎这机关,明月清风堪玩。光灿。光灿。此日同超彼岸。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

雨送寒声满背蓬,如今真是荷鉏翁。可怜遇事常迟钝,九月区区种晚菘。

空陂流水淡泠泠,小立舂锄点远汀。烟雨半收山更好,知谁不唤作丹青。

帽破衣宽骨相寒,为花日日醉吟鞍。时人祗道题风月,后世将诗作史看。

余寒争令。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阴云幂幂。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赫赫明胆,天命有严,命我祖考,九土是监。倭馯之东,蛮蜑之南。享献有时,靡敢不詹。必兹余文,复阁岩岩。万世是承,四方是瞻。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三篙摇漾彩帆轻,胜赏宁辞远郡城。水满人如天上坐,波澄舟在镜中行。都无暑气侵衣袖,时有荷香入酒觥。野老岸前争拥看,知公威齐不喧惊。

大矣母慈,德备且纯。思古齐敬,佐我皇文。明章茂典,金玉其音。帝亲奉之,以翼以钦。

百尺青梧桐,下有寒泉井。分明古镜中,照见梧桐影。朝汲水花清,暮汲水花冷。愿持沆瀣杯,远寄蓬山顶。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具言大雨水,民饥籴估昂。西成已无望,颜色俱恻怆。斗升弃孩稚,此事真可伤。今年劣足支,所虑明年荒。肉食念沟瘠,岂无筹策良。有司执所见,猾吏尤不臧。老夫颇涉历,意欲输毫芒。窃虞水投石,徒用

群方水旱岁不虚,郡国正奈无仓储。何人建议募输粟,只恐米来民半无。天子亲耕后亲织,转见民间多菜色。明堂清庙事且迟,一土一木民膏脂。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齿。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亲年当喜惧,药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