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行二首

群方水旱岁不虚,郡国正奈无仓储。
何人建议募输粟,只恐米来民半无。
天子亲耕后亲织,转见民间多菜色。
明堂清庙事且迟,一土一木民膏脂。

作品评述

《雷雪行二首》是明代诗人顾梦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农民在水旱灾害中遭受困扰,以及建议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粮食短缺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群方水旱岁不虚,
郡国正奈无仓储。
何人建议募输粟,
只恐米来民半无。
天子亲耕后亲织,
转见民间多菜色。
明堂清庙事且迟,
一土一木民膏脂。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水旱灾害和粮食短缺的困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遭受灾害的同情和对政府应对困境的期望。诗中提到了建议政府募集粮食的人,他们担心即使有大米供应,也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诗人还提到了天子亲自耕种和织布的情景,以及民间食物的丰富多样。最后,诗人呼吁清庙中的祭祀活动应该暂时搁置,将国家的资源和关注重点转移到人民的生活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水旱灾害和粮食短缺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关切和对政府的期望。诗中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农民面临的困境和人民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天子亲自耕种和织布的描写,强调了政府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并呼吁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此外,诗中的明堂清庙一词,暗示了当时政府的一些仪式和礼仪可能过于繁琐,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上。诗人通过对一土一木民膏脂的描写,强调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和支撑,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展现了社会问题和人民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农民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政府责任的思考。它呼唤着社会的关注和改变,对于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诗词推荐

安晚生涯冷似灰,别墅经营半月回。夸与儿郎翁骤富,诗囊盈握送陈雷。

门外红尘市一廛,买瓜买李兴修然。树根石透月洒落,殿阁屋多风的旋。卖墨道人勤置酒,能诗老子欲飞仙。髑髅南面蛆虫辈,鹏鷃逍遥各自天。

如闻已熟遂初泉,日日江头数过船。梅岭望来能止渴,曲车逢处解流涎。故人海内忘形少,风味杯中到手贤。遥想容斋对陈子,有时醉倒竹骚然。

溪风恶如虎,力与林木斗。其声一何猛,掩耳不敢受。兼以疾雨至,昏黑迷白昼。偶然在中途,非前亦非后。重重加覆盖,舟小还易漏。自晨直至暮,不容一伸脰。昏昏蒙被眠,一任蓬且垢。村墟断往来,酒食无可售。幸有二三子,清谈首相辏。不然独高卧,愁寂谁与救。古人曾有云,终朝

山断开平野,河回杀急流。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急急後飞雁,翩翩不下鸥。晚舟犹小待,暮雀已深投。

仲尼切戒取人恶,隈子真能不动心。嗟我痴顽何所得,但能於此惜分阴。

不结毗卢印,那弘古佛心。明月照幽谷,寒涛助夜砧。

要知两侬心,等是它山石。此诚不可转,彼情无自入。

明时麟凤在郊邱,南北东西取次游。诗向足山楼上出,无诗千万莫登楼。

水月一联诗,桃杏不敢近,卷锦归之梅,梅花无可逊。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马上凉秋雨,随愁入乱山。垂垂衣袖重,点点鬓毛斑。猿鸟寒声外,渔樵古画间。片时全岭暗,急趁暮钟还。

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怪得菊松多喜色,只缘琴鹤已归来。人瞻北斗光尤仙,门对南山掩复开。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夜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高韵出重城,林梢鹤梦清。九衢方月晓,四野复霜晴。会有神仙听,能无魍魉惊。寒山深洞口,依约片云横。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

波涛漱苦盘根浅,风雨飘多著叶迟。迥出孤烟残照里,鹭鹚相对立高枝。

玉轴锦囊无此景,何年天巧出丹青。艮斋收得供诗眼,胜看鸾台十二屏。

握笔临池惯,残书映雪勤。今宁无古篆,宁复有唐文。荒草周颙宅,空山董相坟。何时携斗酒,一酹墨溪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