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硕夫兄之武昌

年年征袖拂孤篷,饱历风霜似有功。
行李又谋千里外,别情多在数联中。
骚骚荻岸飘新白,索索枫江落冷红。
若遇雁音频寄字,寒窗时欲对清风。

作品评述

《送硕夫兄之武昌》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年征袖拂孤篷,
每年都征战,袖子拂动孤独的篷船,
王柏通过描写袖子拂动孤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频繁征战的辛苦和孤独。

饱历风霜似有功。
历经风霜的磨砺,似乎有所成就。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但也获得了一些成就。

行李又谋千里外,
又背着行李谋求千里之外的事业,
这句诗揭示了作者要离开家乡,背井离乡追求更高的事业,表达了他的远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别情多在数联中。
离别的情感常常表达在数联诗句之间。
这句诗强调了别离的情感,诗人通过数联诗句的对仗和呼应,表达了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深情告别。

骚骚荻岸飘新白,
荻岸上的芦苇摇曳着娇嫩的白色,
这句诗通过描写荻岸上娇嫩的芦苇,营造了一个秋日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索索枫江落冷红。
枫江上红叶漫天飘落,寒意渐浓。
这句诗通过描写红叶飘落的景象,凸显了秋天的凉意和寒冷,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伤感情绪。

若遇雁音频寄字,
如果听到雁的鸣叫声,就寄去消息,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雁的鸣叫声传递自己的消息,表达了他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寒窗时欲对清风。
寒冷的窗前,时常向清风倾诉。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孤寂的寒冷之夜,渴望能够与清风对话,倾诉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征战的辛苦、别离的情感、秋天的景色和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追求和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给人以清新和宁静的感受。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现了王柏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离别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游丝浩荡醉春光,倚赖微风故故长。几度莺声留欲住,又随飞絮过东墙。

一惊涂毒鼓,脱尔丧全躯。谁信髑髅上,重生颔下须。

天无四壁。底用量江尺五代樊若水为太祖量江于此。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几年樊圃缺。耳风腔转笛三十年前,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诗将收功久戢戈,羸师再鼓奈疲何。想君无物惊禅定,独未能除是此魔。

菊润初经雨,橙香独占秋。碧琳仙酿试新篘。内集熙熙休试、蚁浮瓯。家世传黄阁,功名起黑头。双凫傍故人舟。咫尺青云岐路、看英游。

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黄尘随马染征衣,十里江皋送客晖。废井草荒蛙黾怒,下田沙涨芋魁肥。解缨拂树弄清浅,棋榻扫云飞翠微。人生事事不如意,终日念归何日归。

垂杨百尺临池水,风定烟浓盘不起。欲折长条寄远行,想到君边已憔悴。

兰亭曲水擅风流。移宴向清秋。黄花未应憔悴,盏面尚堪浮。围艳质,发歌喉。细相酬。明年此会,主人还是,在凤池头。

人间离别最堪怜,天上嫦娥恐亦然。昨夜广寒分破镜,半奁飞上九重天。

便著工夫去看山,兰亭未遇莫空还。向来一段风流事,只在茂林修竹间。

浮云尽扫暖微霄,去鹭归鸿入望遥。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近看飘絮如千叶,远见修眉若一毫。不有危楼高百尺,也应无处可呼号。

读过书皆遗忘,老来诗愈颠狂。不献贵人夹袋,尽入奚奴锦囊。

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

千嶂崔嵬雪里看,东风一夜卷馀寒。岩前溜玉知多少,涨起西江十八滩。

我见千家闹管弦,金瓶玉水养春妍。一朝花落空枝在,爨下焦枯亦可怜。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断蕊残英尚未衰,月明人立黄昏柳。

斗柄转春城,向暖小桃开彻。不似今年正月,过深冬时节。故将新巧发阴机,春事未容说。且就驱云风帚,埽西山晴雪。

一幅幽花倚客窗,离骚读罢意凄凉。笔头唤醒灵均梦,犹忆当时楚畹香。

礼容盛。尊俎列。玄酒陈。陶匏设。献清酒。致虔洁。王既升。乐已阕。降苍昊。垂芳烈。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