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士特栽果十首·樱桃

一树含桃火烁空,而今春献隔离宫。
只应壮士忧时泪,洒向枝头点点红。

作品评述

《和士特栽果十首·樱桃》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树樱桃,以及它在春天中的美丽景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树含桃火烁空,
而今春献隔离宫。
只应壮士忧时泪,
洒向枝头点点红。

诗意:
这首诗以樱桃为主题,通过描绘盛开的樱桃树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壮士在困难时刻所流露出的忧愁和坚韧。诗中的樱桃花开火烁空,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而壮士的泪水则如点点红色的樱桃,洒在枝头,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樱桃的描绘,将樱桃的美丽景象与壮士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壮士忧愁和坚韧的赞美和敬意。樱桃树上盛开的花朵如同火焰般耀眼,照亮了整个天空,表达了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象征。同时,樱桃的红色也象征着壮士们的热血和奋斗精神。诗中提到的“隔离宫”可以理解为壮士们在战乱之中的避难所,他们在困境中忧愁时所流下的泪水,化作了樱桃树上点点红色的花朵,表达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壮士们的赞美和敬意,同时通过樱桃的形象描绘,赋予了诗歌更加鲜活的意象。通过对樱桃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壮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展现了作者对壮士们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灵境偶一寻,洞天碧云上。烂柯有遗迹,羽客何由访。日暮怅欲还,晴烟满千嶂。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龙非贵钓非穷。那知碌碌樊鳞者,尽在先生不钓中。

脯麟炮凤饮鲸吞,肯学寒儒啮菜根。琴古无阶登舜殿,诗穷作崇客羌村。可怜书画科俱废,谁谓文章技未尊。世上金台随处有,吾贫聊复赠君言。

横石圆峰岂偶然,上悬又瀑下澄渊。我来不为桥难过,待了区中未尽缘。

避地供汤饼,当筵接缟衣。仓皇奉神版,岩险逊征騑。遇事智尤敏,相夫家寖肥。考终无可憾,蝶梦绕芳菲。

果核无殊性,惟榴有北南。红榴满天下,不似玉榴甘。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寒时寒杀,热时热杀。诸方普请寒暄。双林寒时热杀,热时寒杀。且非别换条贯,大士从来头戴冠。

人胆小於壶,揣想无限极。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金华文物府,前哲余楷则。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七十三年矣。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日如此。但梦梦、昨非今是。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歌未断,我先醉。新来画得耆英似。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笑少伴、乌衣馀几。老子平生何曾默,暮年诗

垂老事耕凿,结邻还尔宜。相携鹿门隐,不作牛山悲。疏木掩村巷,孤云生水湄。隔林见烟火,莫负往来期。

一酌村醪一曲歌。回看尘世足风波。忧患大,是非多。纵得荣华有几何。

江西穷处县,松竹勿嫌深。簿领尘中坐,溪山好处吟。鸣弦人异调,把酒月同斟。倘有可书事,闲收入志林。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令尹鸣驺过石桥,想君寒梦正飘摇。追思转觉年来剧,乱似春风柳万条。

死生最怕堕危机,乱世全身正自稀。满地干戈殊不定,盖棺丘陇未为非。鹿门不共庞公隐,凤褐谁缝杜老衣。愁绝梧楸烟雨地,藁砧百岁拟同归。

怅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莫笑山家拙治生,正缘亦足得身轻。满炉葑火浑家暖,一碗松肪彻夜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