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赠莲花洞僧二首(其二)》

出自宋董嗣杲的《赠莲花洞僧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lǎo sēng méi mao shuāng zhēng yán , zhòng bǔ jiā shā fáng xuě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老僧:年老的和尚。老和尚自称。

袈裟:和尚披的法衣,由许多长方形布片拼缀而成。

眉毛:长在眼睛上方的毛。以防止汗液或尘埃等侵入眼睛。

争妍:竞相逞美。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原诗

老僧眉毛霜争妍,重补袈裟防雪天。

閒看青山忙看水,庵门不掩今几年。

诗词推荐

吾儒政事话头长,步步诗书可暂忘。齐相未知真不扰,无端逊与盖公堂。

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忆诗酒琴棋消永日,流年似水匆匆。春花争似舞裙红,繁华如梦幻,惆怅怨东风。人近中年愁鬓白,却嗟壮志成空。倚栏看剑剑如虹,豪情难自谴,高唱大江东。

采摘东溪最上春,壑源诸叶品尤新。龙团贡罢争先得,肯寄天涯主诺人。

射者如仁求审固,美哉成室序朋俦。今时宾礼存无几,舍矢犹堪一献酬。

有约三双屐,来游第一山。寻题知寺古,静坐羡僧闲。鹤岭天尤近,龙潭户不关。镌岩明灭处,字莫辨欧颜。

绕砌流泉响佩环,翘鸱宫殿隐仙山。老难遍踏山中胜,且看轻云薄雾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流年春梦过,记书剑,入西州。对得意江山,十千沽酒,著处欢游。兴亡事,天也老,尽消沈、不尽古今愁。落日霸陵原上,野烟凝碧池头。风声习气想风流。终拟觅菟裘。待射虎南山,短衣匹马,腾踏清秋。黄尘道,何时了,料故人、应也怪迟留。只问寒沙过雁,几番王粲登楼。

妙用无方,条来忽逝。蠲洁寅恭,式终社痤。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蒙笼。听林外犬类豹声雄。更村落谁家鸣夜舂。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噫,记与君同。清流仄径玉琤琮。携手赋佳什。往来萝月松风

器莫傍沧海,泪落长海流。流深风涛多,驾荡覆我舟。不若洒春草,荆榛芜蔓茎。怨气触草死,犹得香兰生。

梦笔亭边拥鼻吟,壮图蹭蹬老侵寻。不眠数尽鸡三唱,自笑当年起舞心。

一从楚客死,淮山无颜色。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故国三千里,五行信偶然。丈夫天下志,儿女客中怜。荆鄂十守岁,衡潭三拜年。新正纳殊祐,从此不孤眠。

乡落少人烟,精庐独岿然。香花真佛界,栋宇始唐年。鸟啄斋馀食,僧参夜半禅。清凉数亩地,已是隔尘缘。

我本山中人,当暑玩泉石。高吟清风朝,长啸明月夕。前年徙江城。舴艋劣容席。是时暑雨过,黄流没青荻。城中无置锥,僦舍至三易。迩来成小筑,风月得相觅。执热想飞瀑,白练挂苍壁。顿从釜甑中,令我获苏息。尤怜昨夜雨,洒濯有余力。

哭葬寒郊外,行将何所从。盛曹徒列柏,新墓已栽松。海月同千古,江云覆几重。旧书曾谏猎,遗草议登封。畴昔轻三事,尝期老一峰。门临商岭道,窗引洛城钟。应积泉中恨,无因世上逢。招寻偏见厚,疏慢亦相容。张范唯通梦,求羊永绝踪。谁知长卿疾,歌赋不还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