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赠海上人参五台》
拼音和注音
bǐ qiū nǐ cān shì lì , qǐ wǒ yī shī zhè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比丘:佛教用语。为梵语bhiksu的音译。男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
证明:(动)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信|事实~这个判断是正确的。②(名)证明书或证明信。[近]证据|证件。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比丘拟参室利,乞我一诗证明。
久矣毗邪杜口,其柰菩萨求名。
清凉自心自造,烦恼不灭不生。
毕竟都无可赠,别有繻传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