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兹重咏南堂纸,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年衰只怕歔歈鬼。

作品评述

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

文房四宝出二郡,
迩来赏爱君与予。
予传澄心古纸样,
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兹重咏南堂纸,
将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
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贶双珍不可辞,
年衰只怕歔歈鬼。

【中文译文】
九月六日重登舟,
与潘歙州再和好。
二地出产文房品,
近来你我多爱护。
我传你古时纸样,
你亲手制作精湛。
从此我更重视南堂纸,
让后人知道它的好。
又得到水底碧玉腴,
溪边工匠怕捧着它像抱着蛇。
你送我两件珍品,
我不能不虚心领受。
只怕年老死后变成鬼魂,
还要为此歎息不已。

【诗意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梅尧臣和潘歙州在一起赏玩文房四宝,其中涉及到纸和砚。梅尧臣在诗中传授了他所知道的古纸样式给潘歙州,而潘歙州则用精湛的技艺制作了这种纸。此后,梅尧臣更加重视南堂纸,并且希望后人也能够知道它的好处。此外,他还收到了潘歙州送给他的两件珍品,他虚心地领受并感到非常感激,但他也意识到他已经老去,只怕不久后就会死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梅尧臣写给他的好友潘歙州的一首赠诗。整首诗以赏玩文房四宝为主题,展现了两位文人对文房用品的热爱和追求。诗句简洁明了,抒情自然,充满着诗人的情感和心理。特别是表达了诗人对南堂纸的重视和珍视,表现了他对文房用品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整首诗既有情感的表达,又有文房四宝的概述,是一首韵味十足、具有文化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天下猿多处,西南是蜀关。马登青壁瘦,人宿翠微闲。带雨逢残日,因江见断山。行歌风月好,莫老锦城间。

山水绕青炉鞴红,花开絮乱春欲空。太白酌酒尘世外,小舟荡桨农事中。筑堤溉田十里同,居民举手称萧公。萧公有惠何时穷,十里穮袞无凶丰。

雨去天已秋,暑归日犹永。聊为清昼眠,度此亭午景。虫鸣篱落晚,地僻邻里静。起坐晚闻鸡,虚堂无俗听。我非汲汲者,失脚陷机阱。天道不吾欺,兹焉遣朝暝。

西湖十里孤山路。犹记荷花处。翠茎红蕊最关情。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而今老去丹青底。醉腻娇相倚。棹歌声缓采香归。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山行密雨来纷纷,过午人家犹掩门。水寒鸥鸟亦亡赖,烟湿梅花如欲言。顿忘客子怀抱恶,可喜丈人颜色温。而今何计百年事,乞与清诗当绿樽。

为爱一峰形窈窕,岂辞十里路崎岖。谁知不似阳台女,别後经宵梦也无。

何意廉从事,还来会默仙。寒空惊雪遍,春意入歌偏。瑶草三花发,琼林七叶连。飘飖过柳寺,应满译经前。

傍观怪我底我病,不奈俗尘来败人。故人寄我山中信,竹故岁寒梅告春。

鉴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随棲隐,身世两相遣。

冬行缘底意,倚杖陟高冈。日色带霜淡,风声过海狂。林鸦山外黑,野菜麦中黄。腊月明朝是,栖栖尚异乡。

不惮通宵坐,因思聚首难。帘疏霜气薄,烛短漏声残。载见一回老,相逢各尽欢。殷勤今夜酒,莫使后期寒。

江上有奇峰, 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 偶尔露峥嵘。

是翁明彻一尘无,养就江心秋月孤。自旧相从杯酒里,岂惟今日见冰壶。

善卷让位寻丹丘,逍遥居此岩之幽。玉山宝房开瑰丽,茅茨土阶宁足留。重岩磅礴启三洞,下为邃室高为楼。楼疑蜃气化成阙,丹青缭绕虹霓浮。室是白龙潜作藏,含精砥宝多琳镠。中隆旁杀若覆鬲,气蒸乳滴同悬旒。瑶缸璧拱互照映,交楣复壁相连句。楼中百兽恣腾掷,怒猊渴虎凌飞虬。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须千万茎。麹糵销愁真得力,光阴催老苦无情。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

四面围疎竹,中间著小台。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拂拭莓苔石,招携码碯杯。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西风来无边,松声填虚空。晴云飞瀰漫,凉蟾光玲珑。挥觥奔长鲸,凭栏穷冥鸿。诗成摛霜毫,吹嘘呈天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