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顺安楼

窗含野色入平吞,极目渔樵江上村。
流出异香花堰水,放开老翠叶山云。
竹边僧寺鸥沙绕,柳外人家驿路分。
挂月参天蟠地脉,门前双树几斜曛。

作品评述

《题顺安楼》是宋代诗人房芝兰的作品。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窗户里映入一片野外的景色,
远远望去是渔民和樵夫的村庄。
水中流淌着奇异的花香,
山上的云霞散开了浓密的翠绿叶子。
竹林旁边有僧院,鸥鸟在水边盘旋,
柳树外是人家,驿路分岔。
天空挂着明亮的月亮,大地蜿蜒着山脉,
门前有两棵树,斜斜地晒着夕阳。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对窗外的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窗户欣赏着窗外的自然风光,从野色、渔樵村、花堰水、翠叶山云等形象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还通过描写竹边的僧寺、柳树外的人家和门前的两棵树,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赏析:
《题顺安楼》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窗户来观察自然,窗户成为了诗人与外界交流的媒介,传递了一种内心与外界相融合的状态。

诗中的野色、渔樵村、花堰水、翠叶山云等形象描写了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通过描绘竹边的僧寺、柳树外的人家以及门前的两棵树,诗人传递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意境宁静,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妙。这首诗词展现了房芝兰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诗词推荐

雨雪来无已,冬春忽欲交。贱贫安淡薄,老钝耐讥嘲。村酒儿能取,农书手自钞。暮年真个嬾,屋漏旋添茆。

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每於得叶易,曾靡忧校披。跻升类拾级,下上异缘蚁。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

人人花艳明春柳。忆筵上、偷携手。趁歌停舞罢来相就。醒醒个、无些酒。比目香囊新刺绣。连隔座、一时薰透。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岂是林逋放鹤迟,羽闲成懒静相宜。落花时节人中酒,夜雨轩窗客赌棋。身外浮名何用觅,人间多事不须知。屋边梅树上边石,岁岁春风日日诗。

拂袖入山阿。深隐松萝。掬流洗耳厌尘多。石上一般清意味,不羡渔蓑。日月静中过。俗□消磨。风瓢分付与清波。却笑唐求因底事,无奈诗何。

从来岩壑守孤踪,岂料移归宝籞中。幸在交游一人数,愿勤培植百年功。朱门纵有三千客,青眼毋忘十八公。根本既深枝叶茂,相期直上碧霄中。

远游万事裂,独立数峰青。明月照山木,荒村饶夜萤。翻翻云渡汉,历历水浮星。遥舍灯已尽,幽人门未扃。

四绝精蓝冠古今,千山影里寺难寻。年来踪迹如萍梗,不得登临恨更深。

乔松翠竹锁禅关,乘兴时来兴尽还。懊恨刘郎招不得,瘦筇独自入寒山。

阳城衰晚拙催科,阖寝空惭罪亦多。祭灶请邻君自适,载醪祛惑我谁过。猗猗庭有兰堪佩,寂寂门无誉可罗。归去好寻溪上侣,为投缨绂换渔簑。

占断烟霞老一丘,玉岩阅历几春秋。削成四壁开三面,比似他山出一头。几欲登临寻胜概,偶然休沐得佳游。醉磨浓墨书岩石,恨不携琴更少留。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颖。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讲道东阳郡,门生数百人。从游倾里社,忻慕满朝绅。仁宦淹难进,声名炯不泯。伯牛有斯疾,夫子亦悲辛。

田园隐密白牛闲,近揖湖光远对山。何似踏翻无寸土,上方香积在其间。

判与渔樵日往还,鹤亡蜂遁径苔班。何人不弃寻常事,有弟相忘咫尺间。宽网及余端已老,祥琴相尔未应閒。但将丘壑全分付,可待移文始厚颜。

入花凡几步,此树独相留。发艳红枝合,垂烟绿水幽。并开偏觉好,未落已成愁。一到芳菲下,空招两鬓秋。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昨者飞雹几破屋,颇说四郊妨麦熟。十日霖雨一日晴,泥潦漫漫不容足。凄风寒凉肃肌骨,五月更衣初秋服。草木伤摧亦可怜,造物凭陵竟何欲。阴阳错行成疫疠,君子慎疾防寒燠。荒凉穷巷幸无他,更勤高眠饱饘粥。

玉转珠回著眼看,有相干处没相干。只将此个以为主,一剑倚天星斗寒。

叠瓦浮轻雪,参差粉画难。苦欺初变柳,故压未生兰。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即为花卉夺,犹得暂从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