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三清殿

虚无混沌未分前,大道元居太极先。
自一而三同祖炁,澄清高上积阳天。

作品评述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三清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虚无混沌未分前,
大道元居太极先。
自一而三同祖炁,
澄清高上积阳天。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宇宙的起源和神秘的道义观念。诗中通过描述混沌未分的虚无状态和宇宙的根源,表达了大道最初居于太极之前的状态。接着,诗人将自然界的力量与道义观念相结合,指出一切事物都源于相同的神秘能量,这种能量在形成宇宙的同时也形成了人类的存在。最后,诗人表达了澄清和升华的境界,将阳光高挂在天空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诗人以混沌和虚无的状态作为开篇,表达了宇宙未分化的状态。大道元居太极先,强调了道在宇宙形成之前的存在。诗人随后将道与人类联系起来,指出一切事物都源于同一的神秘能量。这种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家思想,强调了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诗人通过描绘阳光高悬在天空之上,表达了澄清和升华的境界,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修炼道德和智慧的过程中追寻的境界。整首诗意蕴含深远,引人思考宇宙和人类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探索和思索。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孤芳未分落人间,故向东风小作难。眼底莫容蜂蝶乱,好留明月趁春寒。

天地一大物,扶植要人才。人才谁是,不肯随俗强追陪。与我言兮我愿。莫我知兮谁怨。全仗帝为媒。此意久寥阔,今见者留台。笏围腰,书创屋,骑笼街。时贤白尽须发,老子抑名斋。更取堂名淇绿。要把北山万竹。一日倚云栽。自处只如此,将相任时来。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师子座中香已发,西方佛偈南僧说。惠风吹尽六条尘,清净水中初见月。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盲诗有声。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辟书既上不沾恩,拂袖归来闭里门。聊取江山助篇什,尽将轩冕付儿孙。纷纷利害真能择,扰扰光尘岂易论。傥使乘时拜遗补,未应千古配严尊。

学佛俄经二十年,于今地上拥青莲。我来愿结三生友,共看当时手指天。

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余。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悠然忽相会,我知还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一沮寄江干,十载山青水碧。山水大无余意,有故情难识。故情难识有谁知,衣残更头白。别后是人安稳,只楚吴行客。

萬家羅綺競喧闐,樂事能并在錦川。蘭燭連衢千對爛,冰輪此夕十分圓。喜逢蜀國尋春日,正是摩陀供佛天。人物熙熙醒醉裏,却思風景似當年。

资州太守知衰懒,日日倒床惟睡浓。走送甘鲜三百颗,似君风味喜相逢。

东园梅熟杏初丹,老子披襟每不冠。古砚坡陀麝煤绿,小山葱蒨石盆寒。移床剩欲眠松坞,鼓枻还思泊蓼滩。未用丝毫辨差等,黄尘终胜客长安。

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銮坡蓬监两封书,道院东西各付渠。乾道圣人无固必,是非付与直哉鱼。

陇山连峰入无际,天画封疆限华裔。如何谽谺忽中裂,西通风来动边气。

匆匆车马出清晨,日淡风微已仲春。松竹阴中山未尽,梅花林外有行人。

幽栖深绝地,静夜独宜僧。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独坐观心了,无由更小乘。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可怜堂堂十八公,老死不入明光宫。万牛不来难自献,裁作团团手中扇。屈身蒙垢君一洗,挂名君家诗集里。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时清疑武略,世乱跼文场。馀力浮于海,端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