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感旧

苏公堤畔采莲船,蘸碧楼台动管弦。
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

作品评述

《西湖感旧》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居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苏公堤畔采莲船,
蘸碧楼台动管弦。
山色湖光宛如昔,
心情不似十年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苏公堤畔采莲的情景,船上的人们蘸取碧绿的湖水,楼台上的乐声回荡。山色和湖光依然如同过去一样美丽,但是作者的心情却不同于十年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陈居仁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首句“苏公堤畔采莲船”,以苏公堤畔的采莲船为背景,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莲花是西湖的一大特色,采莲船也成为了西湖文化的象征之一。

第二句“蘸碧楼台动管弦”,描绘了楼台上的人们蘸取湖水,动听的音乐回荡在空中,展现了一种宴乐的场景,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山色湖光宛如昔”,通过对山色和湖光的描绘,表达了西湖美景依然如故的感受。这里的“宛如昔”传递出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向往和珍视。

最后一句“心情不似十年前”,以作者的内心感受作为结尾,表明了他的情绪与十年前的时光不同。这句话暗示了作者经历了一些变化或者是对过去的回忆已经不再那么美好。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变化的感慨。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人们常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情感变化,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诗词推荐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瘞行。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西湖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

西湖

倒悬欲堕花如缀,背立将飞鸟似惊。

西湖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西湖

宦邸聊堪隐,危峰枕曲溪。人情疑梦鹿,时事怕闻鸡。夜枕牵诗卧,寒枰罢酒携。只愁门外雪,客至踏成泥。

西湖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西湖

问讯苍官旧,掀髯肯见临。笑谈驱酷暑,朝夕托清阴。便引夷风至,宁容盾日侵。北窗高卧处,靖节是知音。

西湖

谁言富贵践危机,永日深春故里归。烟雨高楼增意气,蓬莱杰阁少光辉。向来赤舄又遵陆,此去青鞋长掩扉。画戟门东是茅宇,铃斋相像独依依。

西湖

形模虽入妇女笑,风味可解壮士颜。寒蒲束缚十六辈,已觉酒舆生江山。

西湖

可委者命,可凭者天,人无率尔,事不偶然。

西湖

青山深处桃花红,应有幽人住此中。又疑山深人迹绝,封泥弹核如芙蓉。树成花开亦既实,实落山中还自植。年年岁岁长芳株,人人借认神仙宅。

西湖

平生爱菊陶彭泽,清夜移橙杜草堂。千载时魂招不得,独留风味在僧房。

西湖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遣醉纵横驰笔阵,乘闲谈笑解棋围。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西湖

落魄人间不记年,晚营茆栋镜湖边。室空惟是四壁立,面瘦渐生双颊颧。地僻门无残客到,岁丰路有醉人眠。君看朝市红尘闹,始信吾曹是地仙。

西湖

圣君再命拥朱轮,合是南方受赐频。双鬓任從添白发,六条谁许继清尘。风牵泽国秋帆远,路入丰州画锦新。莫为故乡延去櫂,宜春人望待行春。

西湖

好花有意似怜才,时泛清香入袂来。待得繁梢都结实,莫将细核比杨梅。

西湖

北江二月政春寒,初见桃花喜未残。腊月潮州见桃李,元来不作好春看。

西湖

清寒地馆静沉沉,惨淡江梅弄晚阴。雪里有谁能载酒,花前无语自伤心。低枝似欲迎人笑,清赏何妨倚树吟。况有争妍佳句在,愈撩诗思不能禁。

西湖

时时缓步到如山,公竹风过绕懦弦。此是老人消日处,客来须饮去须眠。

西湖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西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