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

去岁洛城东,公归秉枢务。
今日国门西,輤车行哭度。
同此晚春节,依旧西山路。
千古诀幽明,一年才旦暮。
远恨寄山川,余哀惨云雾。
平昔送公诗,何言歌薤露。

作品评述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是宋代蔡襄所作的五首挽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年洛城东,公回担枢务。
如今国门西,轻车行哭举。
同此晚春节,依旧西山路。
千古别离处,一年转眼暮。
遥愁寄山川,余恸叹云雾。
往日送公诗,何言歌薤露。

诗意:
这首诗词是蔡襄为挽歌宋代司徒侍中宋宣献公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宋宣献公去世的悲痛和思念之情。首先,诗人回忆起前年在洛城东与公相聚的情景,公为国家执掌重要职务。如今,公已经去世,他的灵柩由国门西出发,伴随着轻车缓行,诗人在路上随行并行哭送。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尽管刚刚过去了一年的春节,但转眼间又到了年末。诗人远远地怀念着公,将自己的哀思寄托在山川之间,感叹着内心的悲伤和云雾般的遗憾。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日曾经送给公的诗作,现在却难以找到恰当的词句来表达对公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沉悲怀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宋宣献公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的描绘,诗人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常。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前年与如今、春节与年末、别离与转眼间等相互对照,凸显了时光的匆匆流逝,以及人与事物的无常。山川和云雾的形象被用来寄托诗人的遥思和哀思,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最后,诗人回忆起往日送给公的诗作,却发现现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无力和无奈的感受也增添了诗词的悲凉之气。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逝去的宋宣献公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深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诗词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营造了悲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词推荐

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荐珪篚,陈诚实。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霏霏梅雨洒船窗,绿荇参差早稻黄。捧诏暂辞图籍府,扬帆深入水云乡。皇华挣讌江楼月,御札闲开野寺香。若到苏台人问我,长官重拜紫微郎。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甘桃不结实,苦李压低枝。 ——释元康轮王千个子,巷伯勿孙儿。 ——讲师

炎光炽。枕簟凉如水。芰荷覆沼双鸳戏。香飘水阁藕花开。帘上金钩燕子回。霄露清尘临上苑,朝云暮雨过阳台。过阳台。别神女。思君心如

呼匠琢山骨,临水起月台。一槃古月色,竹影凉毰毸。竹影如扫月,月色扫不开。居然广寒宫,桂枝苦低回,便欲招谪仙,娥眉送琼杯。

卷中未有好诗看,草满池塘梦已残。客又不来春又暮,一帘新雨杏花寒。

春泥过雨屐声悭,野水危桥欲度难。世路迷人肠断处,黄昏天气麦秋寒。

吐谷浑盛强,背西海以夸。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帝谓神武师,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杂龙蛇。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一举刈膻腥,尸骸积如麻。除恶务本根,况敢遗萌芽。洋洋西海水,威命穷天涯。系虏来王都,犒乐穷休嘉。登高望还师,竟野

江月照,松风吹,不是渠浓更是谁。参禅学道波波走,岂知自有颗明珠。

船到沧州且少留,客来同上酒家楼。沿河树折枣初剥,满地藤枯瓜未收。

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去年家酿不须沽,秫米今年绝市无。雪没前山薇蕨尽,谁怜无语独携锄。

吴楚家山一水分,金山僧饭饱知闻。蓴丝煮菜无消息,监豉聊供旧使君。

三月花如檐卜香,霜中采实似金黄。煎成风味亦不浅,润色犹烦顾长康。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陵霜之华,伤不实也。)陵霜之华,我心忧嗟。阴之胜矣,而阳不加。坱轧陶钧,乃帝乃神,乃舒乃屯。烈烈严秋,熙熙阳春,职生有伦。今华发非其辰,辰属东方之仁,遐想三五。黄帝登云,尧年百馀。二仪分位,六气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